檔名:
1742792274587.png-(434 KB, 864x1920)
近期有非常多關於戰爭的討論,整理個人想法:
1.中共公開的白皮書從來都將武統作為重要手段,他們不是不想統一台灣,他們是在衡量武統臺灣的成本。和平統一在幾十年來的嘗試中逐漸變成不可行的選項,所以我們看到的超限戰與灰色作戰開始了,同時有降低武統成本的作用。
2.會不會發生熱戰取決於戰爭成本,換句話說,當你國防積弱,沒有盟友幫忙,熱戰就極有可能發生,尤其是當美國面臨雙線或四線戰爭時。
3.不用猜疑盟友會不會幫忙,因為中共一定得把最壞狀況一同考量。近年來中共軍費大幅增加、美軍及第一島鏈也因應情勢積極部署。要是解放軍軍力遠超太平洋的美軍及盟友時,戰爭風險也會顯著提高。
4.不對稱戰力、刺蝟島概念。飛彈快艇、潛艦、無人機等都是以小搏大的重要武器,潛艦預算、虎尾科學園區(無人機園區)的預算被藍白立委刪凍掉了。一定要支持國防,向國際釋放正確信號,罷免、譴責刪凍國防預算的不適任立委。
5.中共要打的是人類史上最困難的兩棲登陸戰,此類戰爭是最難打的戰爭,同時得結合閃電戰和包圍戰,時間拉長對於解放軍不利,有任何主要盟友介入臺灣都會獲勝,當然極高機率是慘勝,這是多次兵推的結論。(最低勝利條件:維持主權。)
6.利劍演習就是在封鎖盟友可能的支援補給路線,日本與菲律賓最近的島嶼都已部署美軍並積極展開合作。過去的二戰基地也重新啟用。臺灣、日本部署著亞洲頂尖的預警雷達,中國沿海的動向我們國軍都能大體掌握。
7.川普試著盡快結束烏俄戰爭,其中考量包含防止中國趁虛而入。歐盟及北約已經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積極提高軍費、展開軍事行動。
8.美烏礦產協議、臺積電亞利桑那設廠及今天臺灣投資阿拉斯加天然氣管道都是一種深化、綁定和盟友的利益關係,意為打烏克蘭或臺灣就是打美國。不光是美國,我們和日本的經濟合作也至關重要。
9.臺灣是第一島鏈的戰略核心且全球有50%的航運會通過臺灣,間接影響著南韓和日本的進出口貿易和經濟,一但美國失去臺灣,在東亞甚至太平洋的影響力會大幅下降。
10.臺灣目前掌握了全球70~90%的半導體產量,就算臺積電去美國設廠,產量在十年內頂多佔總產能10%,不用過度擔心。而一但臺海開戰,將重挫全球經濟,因此民主陣營會想辦法阻止這件事。
11.歷史告訴我們,綏靖主義不戰而降,終究得面對戰爭。拱手讓人不僅會變成次等公民,甚至會變成低等居民。戰爭會不會發生,取決於臺灣有沒有強大的多域拒止戰力以及在世界經濟中臺灣有多重要。
12.臺灣是個事實上主權獨立的國家,但法理上還不是。但這並不影響所有住在這座小島上的我們凝聚共識抵抗侵略,保護民主自由的制度與生活方式。
13.不管是真心舔共賣國求榮或是想拉下執政黨為反而反都是錯誤的,公民選出的代議士是選來監督政府的,不是選來亂搞的,要看清楚。好壞並陳比較。不要為了仇恨因小失大。
圖片來自報導者:(想更了解可看這篇)
https://www.twreporter.org/a/taiwanyuji-first-island-chain-military-movement-multimedia-
*03/24 補充說明:
1.配合國軍戰略,改區域拒止說法為多域拒止。
2.盟友介入更正為主要盟友介入,如美、日。
3.多數情況能維持主權,此為大多兵棋推演的最低勝利條件,不可輕忽死傷慘重和經濟崩潰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