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414204
2025年台灣國防預算(114年度)在立法院審議中遭到顯著刪減與凍結,總計約新台幣984億元(刪減84億元、凍結900億元),占原編列預算約4760億元的20.6%,創下近年來最高比例。以下是具體刪減與凍結的內容概要:
潛艦計畫:潛艦國造相關預算遭到大幅凍結,例如潛艦後續艦預算約20億元被凍結,這是維護台海安全與海上交通線、構建不對稱作戰的關鍵項目。凍結可能延緩潛艦建造進度,影響長期國防能力。
無人機計畫:中科院無人機園區等相關預算被凍結,影響無人機技術發展與部署,這些項目對於現代戰爭中的偵察與精準打擊至關重要。
軍事訓練與協訓:國防部長顧立雄表示,預算刪減已影響國軍赴國外協訓的規模,特別是與美國等盟友的聯合訓練,涉及訓練經費與相關資源。
彈藥與油料:對抗認知作戰、彈藥發射數量及油料預算也受到影響,可能限制軍事演習的頻率與規模,直接衝擊戰備能力。
業務費與其他項目:國防部業務費被大幅刪減,影響日常運作與後勤支持。此外,部分特定項目如「獵鴞專案」因報價價差被刪減約45億元,占刪減總額的97.8%。
爭議與影響:國防部立場:國防部副部長柏鴻輝表示,此次刪凍是歷年最嚴重的一次,恐導致國防「開倒車」,影響戰力,並直言「中國大陸最高興」。
在野黨觀點:國民黨與民眾黨強調刪減金額僅46.8億元(未計通案刪減36億元),占預算不到1%,並稱主要是針對浮編或不合理項目,如獵鴞專案的價差調整,否認大幅削弱國防。
國際反應:美國參議員蘇利文批評台灣在野黨刪減國防預算是「玩危險遊戲」,美國防部次長提名人柯伯吉也表達憂慮,認為台灣軍費應接近GDP的10%,而非目前約3%。這些動作可能動搖盟友對台灣自我防衛決心的信心。
總結:國防預算刪減與凍結主要集中在潛艦、無人機、軍事訓練、彈藥油料及業務費等關鍵項目,短期內可能影響訓練與後勤,長期則可能削弱國防建設進度與國際支持。朝野對刪減幅度與影響的說法存在分歧,需進一步觀察後續預算解凍情況與實際衝擊。備註:由於審議過程混亂,刪減金額確切數字仍有爭議,估計在2000億至2100億元間(含國防及其他部會)。若需更詳細的項目明細,建議參考立法院或國防部公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