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辛亥革命是失敗的
毛澤東說:我們寫歷史時常說辛亥革命是失敗的,其實並不能說完全失敗,辛亥革命有它的勝利,它打倒了直接依賴帝國主義的清朝皇帝。但后來失敗了,沒有鞏固它的勝利,封建勢力代替了革命,袁世凱代替了孫中山。袁世凱竊奪辛亥革命的果實,建立了代表地主和買辦資產階級利益的北洋軍閥反動政權,中國又重新落入了黑暗的深淵。
革命果實被封建軍閥奪走
毛澤東說「資產階級的共和國,外國有過的,中國不能有,因為中國是受帝國主義壓迫的國家」,是辛亥革命的失敗表明,軍閥雖不是封建制度的復辟,但它對地方的獨佔控制、對中央命令的陽奉陰違,以及彼此之間的武力競爭,使人不得不聯想到封建時代的分裂局面。
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不可能救中國,中國人需要進行新的探索,為中國謀求新的出路。這就為中國人民接受馬克思主義准備了合宜的思想土壤。辛亥革命十年后,中國共產黨宣告成立。許多參加過辛亥革命的人,后來陸續參加中國共產黨或成為中國共產黨的忠誠朋友,這不是偶然的。
圖謀維持現況的蔣介石
最初反對1915年,袁世凱簽訂的《二十一條》條約,孫中山提出「聯俄容共」才成立的北伐軍,初衷是為了爭取廢除中國人的不平等條約,然而蔣介石在北伐大業將完成時,卻將矛頭轉向北伐軍內部發動「清黨」,鞏固自身的地位與利益,這是一種綏靖主義透過維持現狀來掌權。
為什麼不優先廢約?因為他需要「未完成的北伐」與「未廢除的不平等條約」來維持合法性,並繼續壟斷國家權力,蔣遂發動「清黨」意圖爭取獨掌軍政的權力,大家都知道蔣後來推舉出來的主席跟總統,都是空殼魁儡,是今天歷史都不會提到的知識分子。
當然會有人主張,單方面宣布廢除不平等條約,列強服嗎? 若你反對單方面廢除不平等條約,覺得不現實,今天台灣又何嘗不是單方面解釋2758決議、單方面否定一中原則?這種「模糊語境下維持現狀」的策略,難道就不正是一種歷史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