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名:
1758374607934.jpg-(1860 KB, 1521x3346)
陳雪生啟動「國家財政毀滅計畫』,為了討錢拆掉安全閥——國民黨再提《財劃法》修惡,未來各縣市預算恐怕變成「邊審邊改」。
①國民黨驚覺———就算現在修法,也趕不上明年縣市預算,整個黨陷入全面焦慮。
在這種氣氛下,國民黨選擇破罐破摔,陳雪生乾脆決定拔掉「制度裡最後一根保險絲」。
原本,《財劃法》 16-1條把統籌分配款的「分母寫錯」, 祖越分越少。
結果,陳雪生雖然要修16-1條,卻加碼偷渡另一條:刪掉第18 條「中央在每年8月底前通知各縣市分配額」的規定。
②陳雪生的理由非常簡單———————他要讓新公式「立刻上路」,趕上 2026。
但他假裝沒看到:第18條是中央到地方財政的「安全閥」。
因為,依照《地方制度法》,六都要在9月底前送出預算,縣市也要在10月底前把預算送到議會。
所以中央才會在8月底前,告訴各縣市「你們分到多少錢」;讓各縣市編預算時,知道自己口袋有多少錢。
如果照陳雪生的邪念,刪掉這條安全閥,從中央到22縣市就準備天下大亂———
各縣市10月底前照樣要送預算。但立法院可以隨時施壓行政院 「臨時加碼」,各縣市每天早上起床都像在開盲盒,可能突然天降橫財。
最離譜的是,如果法案三讀,未來各縣市編預算的時候,根本不知道自己口袋有多少錢,只能盲猜一個數字,亂編一份預算送給縣市議會。
議員一邊審預算,縣市政府可能隨時再送一份修正版。議會審查從把關預算,立刻變成辦家家酒。
就像台中,今年創下憲政奇蹟——————送出「暫定版總預算」要議員審,未來議員一邊審,市府再一邊改。那請問議員到底幹嘛浪費時間審查?反正當下審查的,也不會是最終的版本。
③ 這不是開玩笑的——這完全是台灣財政制度的全面崩盤。
《預算法》規定,政府預算必須「確認歲入後編列」。但陳雪生版本只要一通過,各縣市在編預算時,根本不知道歲入有多少,預算和實際歲入誰多誰少,沒人知道,也沒人敢保證。
縣市議會也可以直接解散了,議員審查預算將形同虛設,公務員們簽的預算書也形同廢紙,反正最後可以想抽換再抽換。
白話來說,陳雪生的提案根本不是修法,而是直接炸毀國家從上到下的財政制度。為了趕上2026,他準備硬拆「預算審查的安全閥」,主動製造制度性違法。
台灣從預算法治國,一夕墮落成為預算可以說改就改的數字賭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