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版面][重新快取]
無題無名2025/08/22(五) 13:33:43.023 ID:pmHyreVYNo.28567559del
>>28567552
對 👌 這就是台灣「南北差距」很大的地方。
台北會讓人覺得「薪水都被吃住吃光」,但如果換到南部(高雄、台南、屏東),情況就輕鬆很多。

---

## 🏠 南部上班族(月薪 42,000 NTD)

(假設在高雄或台南生活)

| 項目 | 花費 (NTD) | 佔薪水比例 |
| ------------------------------------ | ---------- | ------- |
| 房租(小套房/雅房 6,000) | 6,000 | 14% |
| 食物(外食/便當/夜市 7,000) | 7,000 | 17% |
| 交通(機車油錢/捷運) | 2,000 | 5% |
| 健保 + 勞保 | 2,000 | 5% |
| 水電網路手機 | 2,500 | 6% |
| 娛樂/交際 | 3,000 | 7% |
| 其他(衣物、用品、備用金) | 3,500 | 8% |
| **合計** | **26,000** | **62%** |
| 👉 **剩餘:約 16,000 (38%)**,存款空間明顯比台北大。 | | |

---

### 📌 對比台北

* **房租差一倍**:台北 13,000 ↔ 南部 6,000
* **食物差 3,000 左右**:台北外食平均一餐 100~150;南部夜市/便當常見 60~90
* **整體可存比例**:

* 台北:剩下 12%
* 南部:剩下 38%

---

✅ 結論:

* **同樣薪水,在南部生活壓力小很多**,甚至可以穩定存錢。
* **台北青年才會有「吃住快燒掉薪水」的感覺**,因為房租+食物雙重壓力。
* 所以很多人說:「在台北是為了工作,在南部才是真的生活」。

---

要不要我幫你做一個 **「台北 vs 南部」收支比較圖表(長條圖或圓餅圖)**,讓差異更直觀?


無題無名2025/08/22(五) 13:31:17.365 ID:pmHyreVYNo.28567541del
>>28567525
好 👍 那我來幫你試算一個 **台北上班族 vs 美國大城市上班族** 的月收支表,數字會抓常見狀況,讓你感覺到差異:

---

## 情境假設

* **台北上班族**:月薪 42,000 NTD(約台灣薪資中位數)
* **美國上班族(紐約/洛杉磯)**:月薪 4,200 USD(約 2022 美國薪資中位數,稅前 50,000/年)
* 匯率約 1 USD = 32 NTD

---

## 🏠 台北租屋族(月薪 42,000 NTD)

| 項目 | 花費 (NTD) | 佔薪水比例 |
| ------------------------------- | ---------- | ------- |
| 房租(台北市套房 13,000) | 13,000 | 31% |
| 食物(外食 + 便當 + 偶爾餐廳) | 10,000 | 24% |
| 交通(捷運/月票/機車油錢) | 2,500 | 6% |
| 健保 + 勞保 | 2,000 | 5% |
| 通訊網路(水電+手機+網路) | 3,000 | 7% |
| 娛樂/交際 | 3,000 | 7% |
| 其他(衣物、生活用品、備用金) | 3,500 | 8% |
| **合計** | **37,000** | **88%** |
| 👉 **剩餘:約 5,000 (12%)**,存錢空間很小。 | | |

---

## 🇺🇸 美國大城市租房族(月薪 4,200 USD)

| 項目 | 花費 (USD) | 佔薪水比例 |
| ---------------------------- | --------- | ------- |
| 房租(市中心一房 1,600) | 1,600 | 38% |
| 食物(超市食材 + 外食) | 600 | 14% |
| 交通(汽車貸款+保險+油錢/地鐵票) | 500 | 12% |
| 健保保費(雇主補助後自己負擔) | 300 | 7% |
| 水電網路手機 | 300 | 7% |
| 娛樂/交際 | 400 | 10% |
| 其他(衣物、用品、備用金) | 300 | 7% |
| **合計** | **4,000** | **95%** |
| 👉 **剩餘:約 200 (5%)**,存錢也很緊繃。 | | |

---

## 📌 對比結論

* **台北上班族**:薪水低,房租+外食壓力大,存不到錢。
* **美國上班族**:薪水高很多,但大城市租金、醫療保險、交通也燒錢,存款比例一樣很有限。
* **差異點**:

* 台北:問題在 **薪水太低 + 房租偏高**。
* 美國:問題在 **生活成本高 + 醫療交通壓力**。

---

要不要我幫你再做一個「**美國小城市上班族**」的試算?(很多美國人其實不住紐約/洛杉磯,會選德州、亞特蘭大這種房租便宜的地方,差異會很大)


檔名:1755840535705.jpg-(218 KB, 2048x1280)
218 KB
無題無名2025/08/22(五) 13:28:55.753 ID:6QFWspxoNo.28567527del
>>28567398
還有你看到英國政府怎麼用Online Safety Act抓網路上的反移民言論

你就知道如果台灣也有這種東西的話 政府可能會怎麼用

至少如果在台灣看到差不多的東西被提案時 需要有警覺阿


無題無名2025/08/22(五) 13:28:51.814 ID:pmHyreVYNo.28567525del
>>28566177


* **美國薪水 吃住只花30%**
* **台灣光吃住就燒掉90%**

這個說法其實有 **誇張、簡化** 的成分,並不是完全正確。📊

---

### 1. 美國情況

* 根據 **美國勞工統計局(BLS)**,美國家庭平均支出:

* 房租或房貸約佔 **25%~30%**
* 食物約 **10%~15%**
* 所以吃+住合計大概 **35%~40%** 薪水,和影片寫的「30%」差不多。

---

### 2. 台灣情況

* 台灣主計處數據(2023):

* 房租(或房貸利息+本金)約佔 **25%~35%**
* 食物(含外食)約 **20%~25%**
* 所以吃+住合計大概 **45%~60%** 薪水,不太可能高達「90%」。

---

### 3. 為什麼會有人覺得「台灣燒掉90%」?

* **薪資中位數低**:台灣全體受雇員工月薪中位數約 **4.2萬台幣**,在台北租套房就要 **1.2萬~1.8萬**,加上餐費確實會佔掉大半收入。
* **台北與非六都差異大**:在台北市生活壓力大,在中南部租屋+吃飯便宜很多。
* **感覺問題**:房價收入比偏高,導致「幾乎都花在吃住」的心理壓力。

---

✅ **結論**
「台灣吃住就燒掉90%薪水」比較像 **誇張的標題**,實際數據大約 **45%~60%**。
但是對於 **月薪4萬、租台北套房的人**,吃住可能真的接近 **70%~80%**,生活會很緊繃。

要不要我幫你算一個 **台北上班族實際收支表**,看看吃住大概佔多少比例?


檔名:1755840517785.jpg-(117 KB, 960x640)
117 KB
無題無名2025/08/22(五) 13:28:37.834 ID:92/ukmuYNo.28567522del
>>28567453
歐美是基督教核心立國
不管是新教還是天主教或是英國聖公會
他們都是有基督教大方向即使他們不信教不信這一套
他們的法律還是能找到基督教的影子
自由和人權也是從這裡歷史中改進出現
不然你以為台灣宮廟媽祖會跟你講我們要憲法我們要自由我們要天賦人權嗎
類別: 台灣, 英國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無題無名2025/08/22(五) 13:23:35.544 ID:JDBrm9w.No.28567481del
>>28566993
3.8% X
食物水電油10% 其他3.8% O

就說台灣是SSR 一群沒出過國的北七不信= =
類別: 台灣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無題無名2025/08/22(五) 13:22:39.256 ID:YhvtC4vENo.28567474del
很多都是拼一波轉賣的
台灣經濟超好 只能靠這個生存
類別: 台灣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無題無名2025/08/22(五) 13:18:29.891 ID:5i/667MsNo.28567443del
台灣這套可是尊爵不凡的普魯士教育理念
旨在富國強兵
用成本最低的方式篩選出各行各業的人才
讓他們都成為合格的螺絲釘
你個人的人際興趣志向自我實現一點都不重要
類別: 台灣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無題無名2025/08/22(五) 13:17:47.640 ID:fLTx2.qYNo.28567436del
>>28567348
猜猜看英文裡面怎麼表達鐵飯碗
Civil service job
Government job
Civil service就是公職
government更不用解釋了吧

我們常常看到新聞說美國政府停工 砍薪水 裁員
這是指聯邦政府
但美國國內90%以上公職是為州政府工作
這些一樣是錄取以後做一輩子的鐵飯碗

而美國人日常對話提到公職 都是指州政府的公職
因為聯邦政府天高皇帝遠
州政府才是跟一般公民生活或求職最密切相關的
台灣太小了 沒有很分明的中地方自治 所以對這種大國人民的思考方式會有誤會


無題無名2025/08/22(五) 13:12:30.179 ID:xHIz9AYkNo.28567398del
>>28567372
那也應該是歐盟或美國那邊要去處理的
台灣根本就沒辦法影響英國的政治
唯一能做的就是要是有一天英國真的蠢到跑來台灣告的時候判他們輸而已


檔名:1755839301346.jpg-(218 KB, 2048x1280)
218 KB
無題無名2025/08/22(五) 13:08:21.395 ID:6QFWspxoNo.28567372del
>>28567223
可能會影響喔
英國的Online Safety Act可以讓政府告任何網站 不一定只能告架在英國的網站
英國政府已經嘗試罰4chan錢了
所以英國不高興你台灣網站的內容的話 就可以告台灣網站然後罰錢
當然你會說英國才不鳥台灣網站
等你不care個幾年 更多歐洲國家都加入的時候 已經把歐美網站都控制住了 你就想想他們會不會跑來找亞洲國家的網站麻煩wwwww

這就是為什麼須要有國際觀阿


無題無名2025/08/22(五) 13:03:32.895 ID:odnhEF8sNo.28567332del
不爽滾出台灣啊
台灣海峽又沒加蓋
類別: 台灣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檔名:1755838883934.jpg-(110 KB, 1320x1308)
110 KB
無題無名2025/08/22(五) 13:01:23.983 ID:E4A/78vENo.28567320del
美國人的爸爸
台灣的福報
新北新市長
禿頭龜頭男
廁所小顫神


無題無名2025/08/22(五) 13:01:03.448 ID:CwCJzE/cNo.28567315del
>>28567288
加拿大是
而且比台灣還爽還鐵
類別: 台灣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無題無名2025/08/22(五) 13:00:31.580 ID:jGogP4OoNo.28567308del
>>28567280
因為不想活在無能綠色統治的台灣
類別: 台灣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