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版面][重新快取]
檔名:1755927303364.png-(119 KB, 800x1130)
119 KB
無題無名2025/08/23(六) 13:35:03.415 ID:hPEdMsk.No.28575223del
>>28574888
日治的行政區劃就很不錯
不過時至今日不大適用
現在的話我覺得應該
北北基桃 竹苗 中彰投 雲嘉南 高屏 宜花東 金馬澎
七個行政區 宜蘭可以再觀望一下
因為除了雪隧之外 未來還會有高鐵
很有可能更進一步和北北基桃形成共同生活圈
類別: 宜蘭, 日治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無題無名2025/08/21(四) 21:19:36.295 ID:d5gmLv7sNo.28563138del
>>28563129
老一輩都喜歡日治>49難民來台好嗎
仇日是49難民洗腦的下一代= =
類別: 日治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無題無名2025/08/19(二) 21:38:58.008 ID:2fn0TobkNo.28547747del
>>28547708
琉球人熬過來了 雖然現在也是當二等公民 但起碼是正日本人
台灣人就只有日治的那段時間像人


檔名:1755423783225.jpg-(48 KB, 680x510)
48 KB
無題無名2025/08/17(日) 17:43:03.270 ID:sFAIF0GINo.28530551del
運輸業沒運輸量
餐飲業沒換桌率

不是限定區域指定專車
沒考古價值沒奇異景觀
沒妄想懸疑沒有狂熱粉

這是減少車次增加載運量的丸益
火車還沒開放給平民的主要運輸
只比火車早幾年量產
但是火車晚十年開放給民眾

亞猴就是土著略過工業革命
直接進入二十一世紀
沒有過渡時期的產品

說到這
你還是要感謝日治
殖民最現代化建設最多也最久
清治雖然建鐵路
"已經晚了英狗四十年"
類別: 日治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無題無名2025/08/17(日) 03:38:34.628 ID:bOx6yFq.No.28526810del
>>28526803
根據日本人類學家伊能嘉矩的考證,今日高雄沿海早期主要為馬卡道族所居住,在該族語言當中,用以防禦海盜的刺竹林稱為「Takau」。而漢人依臺語音譯為「打狗」(臺灣話:Táⁿ-káu)[5],《鳳山縣志》也將當地馬卡道部落記載為「打狗社」[6]。官方文書有時雅化為「打鼓」[7]。西方人則有寫做「Takow」[8]、「Tancoia」等[9]。除了打狗外,相對於今日屏東縣的東港,高雄曾有「西港」一稱[10]。至於日本對臺灣的另一稱呼「高砂」或「高山國」,也來自「打狗」之名[9]。

日治初期仍延續「打狗」之名,日本人依「Takau」的日語訓讀諧音將「打狗」兩字改寫為日文漢字「高雄」(日語:Taka-o)[註 1],源於日本京都右京的高雄山[11],1897年《台灣假製二十萬分一圖》即開始有「高雄」一名出現[12],於1920年台灣總督府正式公布改名,兼有「在南洋的天地裡,高躍雄飛」之意[13]。直到1945年以前,「高雄」二字是以日語拼音「Takao」來羅馬化。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中華民國政府才將「高雄」以中文威妥瑪式拼音改寫為「Kaohsiung」[14],是當前主要通行於世界上的名稱。


無題無名2025/08/16(六) 20:14:52.228 ID:VnTu80g2No.28524462del
>>28524173
這條「林蔭路」的優點在於「綠意環繞,令人心曠神怡」和「行人安全」。另一方面,它也存在一些缺點,例如駕駛員難以變換車道以及「如果在十字路口拐錯彎,就必須繞行」。類似的設施在大阪的浪速筋和連接和歌山站至和歌山城的櫸樹大道等城市的標誌性寬闊道路上也能看到,但並不多見。

 其實,像這樣同向車道之間設有中央分隔帶的道路在台灣很常見,被稱為「三車道公路」。這種道路最初在日治時期(1895-1945)在台灣廣泛採用。
類別: 台灣, 日治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無題無名2025/08/13(三) 09:14:07.434 ID:sRUHL5KANo.28496332del
絕對不能讓中國人知道的事.....


【日治時期台灣 vs 現代中國 法治精神案例比較】

一、政治思想罪

日治台灣

《治安維持法》(1925):禁止組織顛覆國體或否認私有財產制度的團體。

例:1927年「台共案」,涉案者經審判判刑,部分有期徒刑,無立即處決。

現代中國

《國家安全法》《反分裂國家法》+ 香港《國安法》:涵蓋顛覆、分裂國家、勾結外國等。

例:2019年後香港民主派人士被捕,部分人長期羈押數年未審或秘密審判。

差異:日治雖嚴苛,但多經公開審理、量刑有差異;中國可長期羈押、不公開審理。

二、言論案件

日治台灣

《出版法》《新聞紙法》限制言論,處罰方式多為罰款、短刑期。

例:林獻堂刊文批評殖民政策,被罰款與監視,未長期監禁。

現代中國

批評中共可能被以「尋釁滋事」「煽動顛覆」罪判刑多年。

例:劉曉波因《零八憲章》獲刑11年,後病逝於服刑中。

差異:日治的言論犯罪多屬短期處分;中國對異議言論刑罰更重且刑期更長。

三、社會運動

日治台灣

1921–1931年「台灣文化協會運動」:雖遭監視與干預,成員多是拘留、罰款、短刑期。

只有牽涉共產黨或暴力行為時才判重刑。

現代中國

維權運動組織抗議可能直接行政拘留、勞教(改名教育轉化中心)、刑事重判。

例:709律師事件,多名人權律師被失蹤、酷刑、秘密審判。

差異:日治允許有限度社會運動;中國對可能挑戰政權的運動零容忍。

四、殖民地 vs 中心地執法

日治台灣

日本本土法律保障更強;台灣保障較弱,但仍須走法院程序。

現代中國

各地執法差異大,但政治案件中央可直接干預地方司法。

差異:日治差別待遇仍有制度性程序;中國則是黨意直接壓過法律。

五、死刑適用

日治台灣

政治案件中很少直接判死刑,多為長刑期(除非涉及暴動殺人)。

現代中國

政治案件少判死刑,但可用普通刑事罪名構陷並處決。

差異:日治政治罪與死刑脫鉤較多;中國可透過罪名轉換達到極刑。

總結

日治法治精神:威權下的程序法治,雖限制自由,但傾向透過明確法律程序辦理。

現代中國法治精神:人治下的法律工具,政治案件可直接凌駕法律、程序可被跳過。


無題無名2025/08/12(二) 09:18:16.539 ID:lDEQ4ItANo.28488001del
>>28487765
中共成立都沒100年啦
日治五十年
國民黨來台又隔離
這段和中國斷決交流的時間裡
才讓台灣洗去中國文化的毒害
可惜最近中共利用網路不段的輸出有害的中國思想
導致現在越來越多人又跑去支持中國專制思想了......


無題無名2025/08/12(二) 04:57:31.238 ID:yUGz/BBUNo.28487293del
>>28487228
日治時代 讀書紳士的感覺
類別: 日治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無題無名2025/08/12(二) 00:35:25.888 ID:yUGz/BBUNo.28486655del
>>28486639
挺帥的

圓框眼鏡 很像日治時代的文人紳士
類別: 日治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無題無名2025/08/11(一) 15:56:16.018 ID:tCMIbIcMNo.28482645del
>>28482580
以前農業時代台灣人平均壽命其實很短,多生一些小孩才能增加勞動力。

--
在1900至1940年代的日治時期,臺灣人的平均壽命呈現顯著的增長。

這個時期,由於日本政府引進現代化的公共衛生政策、醫療設施以及改善基礎建設,臺灣的死亡率大幅下降,尤其是在嬰幼兒死亡率方面。

根據歷史資料顯示:

* **1905年**:臺灣人的平均壽命大約只有**30歲**。
* **1945年**:到日治時期結束時,平均壽命已提高至約**50歲**。

短短四十年間,臺灣人的平均壽命增加了約20年。這段期間,公共衛生的改善是主要驅動力,例如對傳染病(如瘧疾、霍亂、鼠疫)的控制,以及更好的環境衛生管理。


第一頁[1] 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