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版面][重新快取]
檔名:1759242048007.gif-(534 KB, 422x238)
534 KB
無題無名2025/09/30(二) 22:20:48.053 ID:olBPj.6sNo.28863906del
這系列動畫都沒成功過卻出蠻多模型的
類別: GIF, 動畫, 模型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檔名:1759238947464.jpg-(356 KB, 1280x1280)
356 KB
無題無名2025/09/30(二) 21:29:07.521 ID:Qp04ey0MNo.28863359del
島民覺得左邊還是右邊的模型比較酷?
類別: 模型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檔名:1759231489243.jpg-(114 KB, 744x1110)
114 KB
無題無名2025/09/30(二) 19:24:49.295 ID:M4wCqb/YNo.28862410del
絕區零是怎樣 左邊的造型明明在這遊戲裡挺有特色的

結果模型搞不好直接就改成右邊那種爛大街的模樣= =
類別: 遊戲, 模型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檔名:1759229425063.png-(1340 KB, 1152x896)
1340 KB
無題無名2025/09/30(二) 18:50:25.110 ID:iaCccVPgNo.28862178del
>>28861870
我猜你模型用的還是SD1.5版本吧
換個像PONY或illustrious的模型 許多二次元角色完整造型幾乎都內建了
類別: 模型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檔名:1759215150195.jpg-(241 KB, 1960x1360)
241 KB
無題無名2025/09/30(二) 14:52:30.243 ID:PfaoFoH.No.28860730del
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與 Arc Institute 的科學家團隊,首次成功利用人工智慧(AI)設計出完整且具備功能的全新噬菌體基因組。

他們以一種已知會感染大腸桿菌(E. coli)的噬菌體 ΦX174 為模板,指示 AI 模型設計出具有新穎性且能發揮功能的變體。

在測試 AI 設計出的數百個基因組中,有 16 個成功產生了具備感染和殺死大腸桿菌能力的噬菌體。有些 AI 設計出的噬菌體甚至比天然的 ΦX174 更有效率。

這項技術被視為應對抗生素耐藥性(超級細菌)的重大進展。AI 可以快速設計出能精準鎖定並消滅特定耐藥菌的噬菌體,有望加速噬菌體療法的開發。

這標誌著 AI 在合成生物學領域從「輔助工具」躍升為「創造性主體」的里程碑,能夠在基因組層級生成生命代碼。
人類成功創造出全新噬菌體,不用再泡恆河水了,下一步是創造全新病毒?
類別: 模型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無題無名2025/09/30(二) 00:40:18.501 ID:8klFL5eUNo.28858032del
>>28858016
崛起開始就是用RE引擎做的了
模型骨架都不用重做,你甚至只是放一隻怨虎龍進來都比打大便奧米加讓玩家爽
類別: 模型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無題無名2025/09/29(一) 22:39:50.406 ID:MK0em.BsNo.28857424del
>>28857415
褲子都會穿模
這哪家的爛模型= =
類別: 模型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無題無名2025/09/29(一) 20:52:06.887 ID:vj3EuD7ENo.28856647del
>>28856123
tensor
civitai
pixai
pixai模型比較少吧
類別: 模型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檔名:1759138596790.jpg-(323 KB, 1536x2048)
323 KB
無題無名2025/09/29(一) 17:36:36.838 ID:0BRaKFgINo.28855046del
類別: 模型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無題無名2025/09/29(一) 13:24:45.710 ID:xnxz2EFQNo.28853488del
>>28852951
為甚麼都不出幼年版的模型
類別: 模型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無題無名2025/09/29(一) 03:05:56.731 ID:BVNL7CTMNo.28851578del
>>28851561
鐵血到現在推特上還有人在做模型
肛褲濕風潮過了就沒看到有機個模型玩家在做
跟水星魔女一樣WWWWW
類別: 模型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無題無名2025/09/29(一) 01:49:24.271 ID:tr/acB9wNo.28851398del
>>28850058
只要有模型做影片都不用錢。
wan也不需要api。
建議你不要太早下結論,多玩玩再來給島民回報功課。
類別: 模型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檔名:1759070468220.jpg-(165 KB, 960x540)
165 KB
無題🐔💦◆Paq/oyBIGs2025/09/28(日) 22:41:08.262 ID:wR7V8c0INo.28850267del
科學家首次觀察到半導體中的短程有序現象

給忙碌的人

科學家發現半導體原子短程秩序,能影響帶隙與電子特性,助力量子計算與新型感測器。

以下是三百字濃縮

研究團隊首次在半導體中直接觀察到「短程秩序」(SRO),揭示原子並非隨機散布,而是存在影響電子特性的隱藏排列。由洛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與喬治華盛頓大學合作,他們利用4D-STEM電子顯微技術搭配能量過濾與人工智慧模型,成功從含錫與矽的鍺樣本中辨識出細微原子模式。傳統顯微鏡無法解析這些結構,而AI 模擬則幫助對照數據,最終確認六種不同排列主題,首次呈現這些區域的個體結構。研究指出,短程秩序會改變半導體的帶隙,進而影響關鍵電子性質。若能在原子層面加以控制,未來有望實現更快的量子計算、仿腦神經設備與先進光學感測器。這項發現不僅改變了材料設計的思路,也為探索過去難以觀測的原子行為提供新工具。雖然短程秩序仍可能受缺陷與溫度影響,但這項成果已為原子尺度的信息技術開啟新篇章,相關研究刊登於《科學》。


檔名:1759057208392.jpg-(152 KB, 1248x712)
152 KB
無題無名2025/09/28(日) 19:00:10.813 ID:Mq7rQOrYNo.28848384del
類別: 模型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檔名:1759024520274.png-(2389 KB, 1820x1008)
2389 KB
無題無名2025/09/28(日) 09:55:20.323 ID:ze6NqemkNo.28844603de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XLtw9lav50

跟INA看模型展真的好舒服阿


第一頁[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