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版面][重新快取]
檔名:1754724670614.jpg-(91 KB, 1280x720)
91 KB
無題無名2025/08/09(六) 15:31:10.656 ID:cjCx34voNo.28465637del
>>28465517
說了你會信嗎
我只講一次歐洲大學的公認說學
藝術是有本質
這種本質不變事物在去延伸世界
這種本質是上帝
歐洲藝術體系是基督教上帝
古希臘與羅馬也有自己神明去延伸藝術
日本是以自然神明神道教
日本人就算沒有宗教信仰
他們還是會本能去敬畏自然這是日本核心的藝術本質
而台灣與中國在清朝時也有自己的自然信仰
在民國之後相信科學賽先生與民主德先生後
開始學習法西斯與蘇聯集體藝術美感
強調刺槍術美感
大與整齊與統一美感
這是普遍歐洲給台灣與中國的藝術簡單分析印象
台灣與中國強調統一美感是內化
會強調你我思想必須一致集體統一否則必須死
日本也有集體統一但是日本統一被自我隱私給稀釋
即使日本有集體規律那也是外部統一
內部自我隱私日本有自我極高防衛
而台灣與中國並沒有這種極高自我隱私
反而不在乎他人隱私
先講到這以後想到什麼在繼續講


檔名:1754718509338.jpg-(339 KB, 1536x2048)
339 KB
無題無名2025/08/09(六) 13:48:29.380 ID:GyMT9kf.No.28464845del
讓美國再次昂貴究竟能不能有用?

---------------------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未來進入美國的半導體產品要課100%關稅,但如果赴美設廠,或已經承諾赴美,就可以獲得完全的關稅豁免,也就是零關稅。對此,IC通路大廠文曄(3036)董事長鄭文宗表示,若真的被加徵關稅,關稅成本將全數轉嫁給客戶。

鄭文宗於6日在法說會上,針對近期美中貿易關稅議題,強調目前美國對等關稅主要影響公司被動元件業務,對整體營運衝擊有限。半導體產品是否被課徵關稅,仍須等待美國「232調查」最終結果。鄭文宗明確指出,若未來晶片也被加徵關稅,新增成本將全數轉嫁給客戶,藉此維護公司獲利穩定。他也提醒,關稅變動對終端市場和整體經濟通膨的影響,仍需持續密切關注。

鄭文宗表示,上半年因關稅與匯率波動,市場充滿不確定性;隨著政策逐步明朗,下半年相關衝擊預計將明顯減緩。對於關稅帶來的產業鏈變化,文曄已強化全球服務能力與供應鏈彈性,積極配合客戶全球生產與採購需求。公司預期,全球關稅體系重塑製造基地與採購行為,供應鏈將自以亞洲為主,逐步轉向「Asia Plus One」模式,強化歐美多點佈局。文曄已建置橫跨美洲、歐洲、亞洲的資金與服務平台,提升出貨彈性與整合效率。

展望下半年,鄭文宗看好AI應用將成為文曄營運成長的主要動能,尤其資料中心與伺服器市場預計全年成長可達46%。同時,歐美市場經過庫存調整後,工業及車用電子需求穩定回升,預期車用電子成長約9%,工業應用成長約4%。旗下子公司Future也受惠於市場回溫,營收逐季成長。鄭文宗對下半年及明年營運前景維持正向看法。


檔名:1754696913138.jpg-(509 KB, 1969x1165)
509 KB
無題無名2025/08/09(六) 07:48:33.180 ID:/NLZSR6UNo.28462494del
為何全球最大軟體公司選擇在越南研發?
󠀠
SAP 是全球最大、也是歐洲最具代表性的軟體公司,50 年來能從德國的「隱形冠軍」變成全球龍頭,關鍵是:
󠀠
▪ 順應時勢轉型(從大型主機到 ERP、從本地端到雲端、再擁抱 AI)
󠀠
▪ 擅用併購補足短板,但遇到不合適的收購也能果斷切割
󠀠
▪ 高度國際化,客戶遍佈全球 47.3 萬家企業
󠀠
▪ 產品聚焦企業級解決方案 (ERP、資料庫、雲端平台、AI 分析等),特別是大型組織數位化的基礎架構
󠀠
這種公司在做海外投資時,會特別看兩點:
󠀠
1. 戰略佈局價值——能否成為全球研發網路的一環,支援產品創新與在地市場拓展。
󠀠
2. 人力資源質量與成本結構——是否能找到足夠的高技能研發人才,且長期具競爭力。
󠀠
為什麼會選擇越南設立研發中心?
󠀠
1. 東南亞佈局邏輯
󠀠
SAP 在東南亞的第一個 R&D 中心在新加坡,主要是區域管理與高端研發。
󠀠
越南成為第二個據點,代表 SAP 想建立「雙核心」:
󠀠
新加坡:國際營運與區域管理。
󠀠
越南:研發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支援產品開發、在地化與區域市場需求。
󠀠
根據 SAP 官方資訊,該公司計劃在未來五年內投入超過 1.5 億歐元(約 1.75 億美元),用於建設與運營這一數位創新中心。
󠀠
2. 越南的人才結構與成本優勢
󠀠
越南每年有超過 5 萬名 IT、工程相關畢業生,且語言能力(特別是英語)逐年提升。
󠀠
人力成本遠低於新加坡與歐美,可支持長期規模擴張。
󠀠
工程師年齡結構年輕,學習與適應新技術速度快,對 AI、雲端、物聯網等新興領域有高度興趣。
󠀠
3. 政策與外交背景
󠀠
越南政府將科技、創新、數位轉型視為擺脫經濟停滯、邁向高收入國家的核心戰略。
󠀠
2025 是越德建交 50 週年,SAP 投資具外交象徵意義,同時呼應越南與德國在工業 4.0、教育培訓、綠色轉型上的合作議程
󠀠
4. 越南的市場與區域輻射力
󠀠
越南本身有龐大的製造業客戶群(電子、紡織、汽車、物流等),ERP 與數位化需求強。
󠀠
位於東南亞供應鏈中心位置,可支援周邊市場(泰國、馬來西亞、印尼等)。
󠀠
三、對越南可能產生的機會點
󠀠
1. 人才升級與技術轉移
󠀠
SAP Labs 將帶來企業級軟體研發的流程、工具與國際標準,提升越南工程師在雲端、AI、資料分析、ERP 系統等領域的實戰能力。
󠀠
可能推動本地大學與研發機構調整課程,增加與 SAP、跨國企業合作的產學專案。
󠀠
2. 創新生態鏈的外溢效應
󠀠
SAP 的研發網路會與本地創業團隊、科技園區(如 NIC 國家創新中心)建立合作。
󠀠
有機會形成「跨國企業 + 本地新創」的生態圈,吸引更多外資科技公司跟進設研發據點。
󠀠
3. 產業數位化的加速器
󠀠
越南大型製造、能源、金融企業可直接在本地獲得 SAP 最新解決方案與技術支援。
󠀠
有助於越南產業快速邁向數位化與智慧化,提升全球供應鏈競爭力。
󠀠
4. 高附加值就業機會
󠀠
中心初期可能只招募數百人,但屬於高薪、高技術門檻職位。
󠀠
長期將吸引海外越南科技人才回流,並促進中高層管理與專案經理人的成長。
󠀠
5. 外交與品牌效應
󠀠
SAP 代表德國高科技的核心形象,其落地投資有助於提升越南在國際上的投資可信度。
󠀠
可能刺激其他德國及歐洲科技製造業投資越南,例如西門子 (Siemens)、博世 (Bosch) 在智慧製造與物聯網領域的佈局。
󠀠
四、整體評估
󠀠
SAP 這次在越南設立研發中心,不是單純的業務擴張,而是全球研發網路戰略的一環。
󠀠
對越南而言,這不只是引進一間外資公司,而是嵌入全球企業級軟體創新的鏈條:
󠀠
▪ 短期:高端研發職位 + 外資科技投資信號。
󠀠
▪ 中期:本地人才技能升級、企業數位化加速。
󠀠
▪ 長期:越南有機會從「製造中心」往「研發與創新中心」提升地位。


檔名:1754667464107.jpg-(82 KB, 1000x751)
82 KB
無題無名2025/08/08(五) 23:37:44.151 ID:OYXCmJoANo.28461288del
英特爾 Intel 執行長陳立武和董事會已陷不合 川普施壓落井下石

2025/08/08 08:22:28
經濟日報 編譯劉忠勇/綜合外電

美國總統川普敦促英特爾(Intel)執行長陳立武下台,認為陳立武涉及利益衝突,有美媒指出,英特爾迄今表面上力挺陳立武,但他早和部分董事會成員意見相左,有志難伸。

川普周四在社群平台Truth Social發文說:「英特爾執行長嚴重涉及利益衝突,必須立刻辭職。除此之外別無他法。感謝大家關注這個問題!」

美國共和黨籍聯邦參議員柯頓(Tom Cotton)本周要求英特爾董事長解釋陳立武在中國大陸的關係,內容包括他在當地半導體業的投資,以及他和大陸軍系公司的關係。

英特爾周四發布新聞稿說,陳立武和董事會「全力推重力美國的國安和經濟利益,並投入大量資金配合總統的『美國優先』政策」。英特爾強調:「英特爾在美國製造已有56年歷史。我們持續投資數十億美元在本土半導體研發和製造,包括在亞利桑那州的新廠,將採用全美最先進的製程技術,也是唯一在美國投資先進邏輯製程節點開發的公司。我們期待與政府持續合作。」

據美媒報導,陳立武4月和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會面約一小時,討論他的整頓計畫。兩人最近又通過電話,並談到本月再度會面,消息透露,盧特尼克曾向陳立武表示,英特爾若有爭取蘋果在內大客戶的可行計畫,政府將會力挺。

英特爾周四股價大跌3.1%至19.77美元,回吐2025年原本小幅的漲幅。

華爾街日報報導,陳立武在上任最初幾個月,就和部分英特爾董事就是否保留製造事業或完全退出等核心問題上意見不一。陳立武最近籌資和收購一家人工智慧公司的計畫,也因董事會成員反對而受阻。

據報導,陳立武3月上任後,蜜月期很快就結束。陳立武和英特爾董事長葉里(Frank Yeary)幾乎立刻就為英特爾是否應繼續為自家和客戶生產晶片,或退出製造事業上意見不合。

英特爾晶片事業去年貢獻約三分之一的營收,但一直處於虧損狀態。不過,有人認為製造事業有助於確保美國的半導體供應鏈安全,在政治上意義重大。

據報導,陳立武也主張,英特爾的晶圓代工業務是該公司成功不可或缺的一環,且必要以確保美國不會仰賴台積電和三星等外國半導體公司。

據報導,英特爾先前也在評估收購一家AI公司。陳立武在內的支持者認為,這將是英特爾追趕輝達和超微等在AI領域領先許多對手的機會。但董事會對此交易遲遲未做決定,如今另一家上市科技公司似乎已準備出手收購此標的。

據說陳立武覺得自己在整頓英特爾受到董事會掣肘。英特爾則透過緊縮開支爭取時間,上月公布財報時宣布裁員15%,並取消在歐洲投資數百億美元興建新晶片廠的計畫,還表示將進一步放慢俄亥俄州新廠的施工進度。


無題無名2025/08/08(五) 22:24:21.706 ID:oS1KhJtINo.28460691del
>>28460675
想想也知道黃猴國家怎麼可能跟歐洲對等 哈
類別: 歐洲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檔名:1754655648560.png-(202 KB, 1856x702)
202 KB
無題無名2025/08/08(五) 20:20:48.602 ID:vZtDhlH2No.28459624del
>>28456292
medengineer是生物工程啦
我看大概是一直走到哪裡都是邊緣人被笑所以跳針了

>>28456282
從他支言支語 和對中國山水比歐洲還熟悉來看
然後對歐洲上層科學(研究機構的學術)完全不熟來看
要從這個方向去找
噢對然後滿嘴支語念台南的學校這點也很奇怪w
是台南邊緣人只要被霸凌都會跳反到藍白嗎w

>>28456194
他上次還嗆人說敢肉搜他個資要跟人沒完沒了耶
這是人身威脅嗎
我好怕喔島民救我 嘻嘻


檔名:1754649328228.jpg-(357 KB, 1080x1666)
357 KB
無題無名2025/08/08(五) 18:35:28.273 ID:r1JJJGUQNo.28458762del
是不是歐洲國家才是我們的應許之地呀?我們飲食文化和他們差不多耶 主食都是吃澱粉類
類別: 歐洲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無題無名2025/08/08(五) 17:15:39.733 ID:oWWQcs4sNo.28458179del
柯本質上確實是一隻精障尼特

亞斯伯格三小的不過網軍造神的包裝之詞罷了

就是個權貴後代(自己去查柯文哲他爸背景)

能讓柯文哲毫無後顧之憂 爽爽尼特

一直考一直考、考到上為止,最後柯也才勉勉強強捧著底邊成績滑進台大醫(讓柯文哲做惡夢的數學30分w

這種家裡有礦 人生簡單模式的游刃有餘尼特心態

也讓柯文哲之後龜縮在博士班舒適圈尼特了八年之久

進而影響柯文哲兒子到現在還在家裡當尼特,父子一起尼特爽歪歪

心理學有一個專有名詞用來形容柯文哲這類人,叫做「達克效應」(DK effect)

簡單說就是,缺乏能力與智慧的人卻對自己充滿了妄想式的優越感

這種人普遍認為自己超級優秀,但是實際上他自身的能力與智慧根本沒有達到他自以為的程度

這種人被心理學歸類在「認知偏差」(Cognitive bias)的類別底下。

柯文哲在自傳文章一開頭就誇獎自己:「35歲就當上主治兼外科加護病房主任,台大一百年來找不到第二個!」

從這裡你有沒有發現一件事情,那就是柯文哲很怕別人不知道他很聰明

當然,柯文哲並不是不聰明,但是並沒有到達他自認為的那種聰明程度

柯文哲從政時對外總是愛Cosplay成政治謀略家的智者與先知形象,假裝自己很老謀深算與絕頂聰明的樣子

其實只是因為他身邊根本沒有專業的政治幕僚(一開始還跟民進黨借將,後來跟親民黨還有郭台銘借將,甚至跟國民黨與反同人士搭上線),更缺乏從基層政治幕僚一路上來的政治歷練

而為了掩藏他自己在政治實務上的無知,就只好整天把書本上看到的戰略計謀歷史演義或是醫院裡的急救故事醫療術語掛在嘴上

嚇唬一些平常也沒在關心政治的年輕人與路人,不過柯文哲會這麼裝,還有一個更隱晦的原因,那就是為了掩藏他自己並非真正天才的苦惱與不甘願​

柯文哲沒在第一次聯考就考上台大醫科而重考大學的事件對他衝擊很大,上面也提過了,柯在自傳他自己都曾說到了40歲還會因為此事而做惡夢,他直到現在都還會把當時數學考30分的事情拿出來說,甚至責怪當時考試出題的方式不對、都是they的錯

重考一事對柯之所以衝擊巨大,除了來自於父母與自我的沉重期待之外,最重要的一點應該是他發現到自己其實並不如想像中的天才

這也造成他日後很愛把「智商157」、「智者不回答愚人問題」等的話語掛在嘴上,可說是一種對自己想當天才卻並非天才的心理補償

你應該沒聽過國家防疫隊的張上淳和李秉穎像柯文哲一樣整天把「我們台大醫科」這件事掛在嘴上擺顯吧?

彷彿一但脫離台大醫科四個字,柯文哲就成了一事無成的廢物

我國中時期的好友就是從來沒考過聯考一路保送到建中再保送到台大物理系的怪物,後來我上了高中還有大學時也看過許多來自中南部的絕頂天才,長大後到國外更看過各式各樣的高人奇才,也曾在歐洲的研討會與餐會上見識過那種真正低調沉潛如小說后翼棄兵等級的本物(ほんもの)是什麼樣子。但是我不曾聽過這些天才臭屁地誇說自己智商很高或是稱呼自己是智者,反而我還常聽到這些天才說自己很笨,很多事情都不懂​

所以柯文哲這類總想裝成天才或是自以為是天才的人很容易就被我們這種「見過世面」的人看破手腳。柯文哲不是笨,智力也的確也贏過很多人,但是很抱歉,就不是那種他自以為的絕頂天才,只能算是會考試的庸材。他就像動畫「超人特攻隊」中那個想成為超人卻當不成超人,最後只能用輔助工具來假裝自己有超能力的辛拉登(Syndrome)一樣

柯文哲為了要維持他對於自我天才形象的完整性,才選擇了一整套把自己偽裝成先知與「政治謀略家」的自我包裝與宣傳方式,並且嘗試著去涉獵各種陰謀家與政治家的書籍。其中又以毛澤東與黃信介最受到柯文哲的推崇,柯文哲相當崇拜他們可以游走於敵對勢力的謀略以及餘裕

但是就像缺乏社會歷練或是人生過於順遂的人,講起笑話來一定超級難笑的緣故,柯文哲並沒有歷經過那種自身性命都因為政治迫害而長期處在危在旦夕的生命歷程,也缺乏政治家的大器胸襟與深遠謀慮或是談判家與律師的心理戰技與實戰經驗,更缺乏企業主白手起家或是參與黨外運動的「街頭智慧」(Street Smart)

他唯一有的Book Smart,卻敗在他缺乏天分與媽寶養成的尼特人格缺點之上,成了半瓶水響叮噹只會拷貝記憶的紙上謀略雜談家(電視名嘴等級),也難怪他會稱讚韓國瑜很有料,藍白合還直接被打趴在地上

書根本沒讀通透的柯文哲跟很多紙上戰狼的中國人一樣,熱愛談論三國、談論孫子兵法、談論毛澤東、談論合縱連橫。柯文哲甚至還自比諸葛亮六出祁山,把天下局勢講得好像都在他的帷幄運籌當中一樣

也難怪他會把Obike說得飛天遁地,把口罩販賣機講得天花亂墜,把韓國瑜捧成神機妙算,最後才會被眾人笑稱是反指標大師,捧什麼倒什麼。而且每次只要柯的手腳被看破,他就只會用轉移注意力、切割或是爆怒砸東西的不成熟方式處理


無題無名2025/08/08(五) 17:00:56.723 ID:fwwFGWkMNo.28458045del
>>28457985
辯證法,強者勝利者,即歷史之選擇
歐洲人覺得殖民地時代很黑暗,中國人只覺得殖民地時代很進步
崇強幕強到極限
所以中國人很喜歡偉大領袖,普丁,維尼,川普這類人渣,就是華人心目的大英雄


無題無名2025/08/08(五) 12:01:26.213 ID:MTZ2mqFcNo.28455977del
>>28455865
清帝國當時能統治麼多人口 收這麼多稅 也算是世上僅此一家了
只是那些人的生產力加起來比不上工業革命後的歐洲列強而已
維持住清帝國的統治 那些歐洲列強才能把貨倒進來中國市場
把清帝國推翻了 中國只會變成生人勿近的廢土而已
類別: 歐洲, 中國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無題無名2025/08/08(五) 10:51:33.907 ID:UIIcjzqcNo.28455470del
>>28453582
又是這套狗屎的左派進步敘事
歐洲一直封建帝制神權迷信
快來信我們共產
類別: 歐洲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無題無名2025/08/08(五) 10:41:08.217 ID:X5DvQ2dcNo.28455385del
>>28455265
我記得以前有看過大佬計算過
FGO保底是900石
加上可能抽歪的情況下
大概539石可以寶ㄧPU角

所以1000石的期望值是寶2
能抽到寶3就算歐洲
類別: FGO, 歐洲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無題無名2025/08/07(四) 18:39:50.063 ID:sihteNqINo.28450827del
>>28450790
歐洲也是多國用更多錢在補助
但也只是減緩少子化趨勢
整體走向仍然是往少子化進行中
類別: 歐洲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無題無名2025/08/07(四) 18:36:04.248 ID:QQBdDFQkNo.28450798del
>>28450765
中國少子化世界第一
#我們中國年輕人就是最後一代
黨嚇到找黑人來增加生育率

----
中國少子化世界第一,各省拼命數據造假

近日,中國人口學會一篇論文顯示,2022年中國總和生育率下滑,為全球人口過億國家中的最低生育水平,該話題引發民眾熱議後,微博刪除熱搜。

綜合陸媒報導,中國人口學會近日召開2023年年會,全國各地1400餘名專家、學者及人口工作者參會。

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研究人員李月、王茜和張許穎提交的《生育水平向何處去:回推估計及趨勢預測》論文顯示,初步測算2022年總和生育率已下滑至1.09,低於同期日本的1.29,略高於韓國的0.8。在目前世界上人口過億的國家中,屬於最低生育水平。

該論文使用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對1990年以來的生育水平進行了回推估計,發現上世紀90年代末中國的總和生育率第一次跌至1.5以下,2018年再次跌倒1.5以下。

學界普遍認為,實現正常的人口更替,保持上下兩代之間人口的基本平穩,總和生育率至少要達到2.1,一旦生育率低於1.5,就意味著跌破警戒線。

在8月8日舉辦的「2023醫藥創新和科技前沿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醫學部主任喬傑表示,中國新生兒人口數量近5年內下滑約40%,2022年全國出生人口共956萬人,「預計2023年出生人口數約為七百萬至八百多萬。」

此前也有陸媒報導今年出生人口不到800萬的觀點,這次是首次由官方專家提出。

大陸人口學家建議當局出錢補貼

對於低生育率的趨勢能否緩解、如何扭轉「不敢生、不願生」等社會心態的話題,攜程集團董事局主席、人口經濟學家梁建章近日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建議,對二孩家庭的每個孩子給予每月1000元的現金補貼;對多孩家庭的每個孩子給予每月2000元的現金補貼,直至孩子20歲。

梁建章表示,補貼「催生」是有效果的,催生效果一定程度上取決於補貼的力度。據OECD(經合組織)數據,2017年部分發達國家現金補貼家庭福利的金額占GDP的比重為,英國2.12%,法國1.42%,瑞典1.24%,日本0.65%,韓國0.15%。

梁建章表示,從中可以看出,歐洲國家現金補貼家庭福利的金額占GDP的比重遠高於日韓,這也是歐洲國家生育率普遍高於日韓的原因之一。

與此同時,對於二孩家庭實行所得稅和社保費減半,三孩家庭所得稅和社保全免。他估計這些措施能夠將生育率提升20%左右。梁建章還認為,基礎教育階段是有提速空間的,可以考慮把中小學的12年期縮短到10年,嘗試實行十年義務教育制。

不過,也有民眾表達不同觀點。

bubunanami說:「現在還在建議補錢的磚家可以回家種田了,深層次的矛盾故意看不到。」

Ilikesomeonesilently說:「我想問一下,2000塊錢能夠幹什麼?」

一個實在人506說:「生得起的不缺這2000元錢,生不起的也並不是缺這2000元。關鍵是醫療和教育成本太貴了,生出來孩子受罪。」

網民熱議 微博刪熱搜

該消息立刻引發民眾關注,標籤為#中國總和生育率下跌#的話題很快衝上微博熱搜第一。

長得不像35以上的還不行a嘲諷說:「就業率都不敢調查了,不讓拉磨驢吃飯,但讓拉磨驢多下崽子。」果肉哆哆哆說:「不公布出生率不公布失業率,不就沒跌嗎。」呆不是萌的說:「宣布從明年起不再公布生育率數據。」

微博大V矢外戈發博文說:「人口出生率為何跌,因為丟了樣東西,那就是『希望』,當勤勞難以致富,知識難以改變命運,大部分人為了一堆鋼筋混凝土耗盡半生,自己活得連狗都不如,也就不願再讓下一代受苦了。 」

一個叫暖哥的女仔決定勇敢過生活跟帖說:「父親送外賣供孩子讀書,等孩子大學畢業出來跟他一起送外賣,哪怕找到工作甚至都沒有他送外賣掙得多,試問這樣的未來,哪個家庭還有奔頭呢?」

微博大V頑皮的郭貝勒說:「種什麼因,得什麼果。一邊降薪裁員,一邊鼓勵生育,就是天方夜譚。別說生孩子,就是養條狗,年輕人都沒錢,也沒時間去溜。現在是不生,將來積勞成疾,更生不出來了。相關產業縮減,又是一波失業,到時恐怕更不樂觀。」

新浪名博作者海菱發博文說:「暫停發布生育率不就好了。也不看看當下經濟環境,市場環境、就業環境、教育環境、人文環境,能否適合生一個健康心態平和的孩子出來。大部分父母情緒就不穩定,怎麼指望他們教育一個情緒穩的孩子。只要不是鐵飯碗,基本上生孩子需謹慎。以後經濟怎麼樣誰知道!沒錢消費啊 ​。」

一個人de旅途03跟帖說:「制定政策的上頭人,吃香的喝辣的,有錢有權,哪知道底層百姓困苦。」作者海菱回覆說:「所以韭菜也清醒了。隊伍不好帶。」

赫奇帕奇的伏地魔說:「官宦家孩子長大了還是官宦,窮人家孩子長大了還是窮。與其窮人家生下來給人當牛馬,不如窮人不生,官宦孩子以後在階級內內鬥。」

二汪家的小果汁兒說:「熱搜第一,點進來都清空了,祕不發喪,很怕引起共鳴……」

包租公的皮皮蝦說:「呵呵呵,詞條都沒了,誰能告訴我什麼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這個詞條不能顯示呀。」

記者點開標籤為#中國總和生育率下跌#的話題時,確實發現該話題被屏蔽。


無題無名2025/08/07(四) 14:15:51.285 ID:csh/C2kANo.28448787del
>>28445236
好了啦
去了歐洲你也找不到工作
類別: 歐洲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