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版面][重新快取]
無題無名2025/04/04(五) 23:14:25.004 ID:imGkBzKwNo.27155219del
「飆車」行為,刑法並無定義,僅於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43條第2項就2輛以上之汽車共同違反前項(如其中第1款之在道路上蛇行,或以其他危險方式駕車;第2款之行車速度,超過規定之最高時速60公里等)規定,或在道路上競駛、競技者,應為相關之罰鍰、吊扣或吊銷行政處分,自可作為解釋「飆車」行為內涵。

簡單來說私人停車場沒有道路自然沒有飆車行為判定
公共危險部分留言是說煞車音量嚇哭小朋友
噪音偵測判定不屬於警察管轄僅能勸導
類別: 汽車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無題無名2025/04/04(五) 23:13:50.864 ID:4AEPN3IENo.27155212del
這次美方對台祭出32%關稅,引起社會震撼。根據川普陣營說法,此舉是基於「對等關稅」原則,因台灣對美國進口汽車長期課徵高關稅與貨物稅,總稅負超過30%,而美方對台車輛關稅僅約2.5%。

從美方角度來看,這是不對等的待遇。但值得我們反思的是:為了保護一個數十年未見出口競爭力的本土汽車產業,我們是否願意承擔來自工具機、鋼鐵、紡織等出口產業的上兆損失?

這波衝擊並非無的放矢,也不是單方面的不公,而是一次制度代價的揭露。我們需要理性討論:當代年輕人買車要付出高額稅負,外銷企業又因內部保護政策而遭外部報復,這樣的資源配置是否還合理?

問題不只是川普的關稅,更是我們自己的產業選擇。


檔名:1743779121161.jpg-(113 KB, 620x350)
113 KB
無題無名2025/04/04(五) 23:05:21.220 ID:Qrn/CCz2No.27155129del
面對川普政府對台課徵高額關稅,社會上出現了強烈的不滿與焦慮,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我們也應該冷靜思考,這股怒氣是否真正指向了該被問責的對象?

長期以來,台灣對進口汽車課徵17.5%的關稅,加上貨物稅、奢侈稅、牌照稅等,實際總稅負動輒超過30%。政府的說法是為了「保護本土汽車產業」。但事實是,裕隆等國產車廠在幾十年的保護政策下,仍缺乏創新動能與國際競爭力,甚至連年外銷掛零,最終靠納稅人的補貼與制度性的市場保護維持生存。

與其一味將憤怒投射在外國領導人的貿易政策上,不如先問問我們自己的制度出了什麼問題。**為什麼台灣人民要用高稅負買車,來支撐一個幾十年沒有進步的產業?這不僅造成青年購車負擔沉重,也削弱了我們在國際貿易談判中的立場。

這一波關稅衝擊,也許正是我們必須重新審視整體產業政策與補貼邏輯的契機。真正該被質疑的,不是那些努力拓展出口市場的傳統工業者,而是那些在內需市場壟斷資源、卻無法交出成績單的長期受保護企業。

我們當然支持本土產業,但我們反對無效補貼與制度依賴。當全台青年為一輛車承受高稅壓、當我們為了保護早該轉型的企業而面對外部關稅制裁,是時候提出一個問題:裕隆,憑什麼?

我們呼籲所有關心公平競爭與產業未來的朋友,理性地寫信或留言給裕隆汽車總公司,要求他們對社會說明:多年來的補貼成果是什麼?研發、創新、外銷策略為何依舊空白?未來還要靠我們買單多久?

這不只是一次貿易危機,更是一場產業與制度的辯論。讓我們不只是抱怨,而是用行動推動改變。


無題無名2025/04/04(五) 22:52:14.764 ID:Qrn/CCz2No.27155004del
面對川普政府對台課徵高額關稅,社會上有一股強烈的不滿情緒,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我們也應該把這股怒氣用在真正需要檢討的地方。
長期以來,台灣對進口汽車課徵17.5%的關稅,加上貨物稅、牌照稅等,實際總稅負超過30%,號稱是為了「保護本土汽車產業」。但事實是,裕隆等國產車廠在數十年保護政策下,仍缺乏國際競爭力,甚至外銷連年掛零,最終靠納稅人的補貼與牌價維持生存。

與其一味將責任推給外國,不如反思台灣自己有哪些不合理的制度需要改變。我們是否該重新檢討,為什麼辛苦繳稅的國人還要為缺乏創新與競爭力的產業買單?年輕世代購車不應再被制度性高稅負綁架,政府也該正視「保護失敗產業」所造成的貿易壓力。

這一波關稅危機,也許正是台灣必須重新審視內部經濟結構與產業補貼政策的起點。真正該被問責的,不是對外出口努力多年的傳統工業者,而是那些被保護了幾十年,卻始終交不出成績單的內需寡占。


檔名:1743776229303.webm-(307 KB, 852x480)
307 KB
無題無名2025/04/04(五) 22:17:09.429 ID:ADLIaCE6No.27154630del
對等關稅影響 學者:台對美出口若下降衝擊GDP約15%
https://www.cna.com.tw/news/afe/202504030204.aspx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雖然半導體、藥品等項目暫時豁免,但半導體供應鏈和其應用範圍廣泛,涵蓋3C產品、汽車、AI伺服器、筆電等產品,「只要針對最終產品課徵關稅,裡面的產品都跑不掉」;也就是說,半導體仍會間接課到關稅,無法避免,對台灣影響非常大。
 播放: 在新分頁播放 (ogv.js)


無題無名2025/04/04(五) 22:09:24.684 ID:RVwtwNIANo.27154530del
>>27154518
望向台灣被關稅保護的汽車產業.......
類別: 台灣, 汽車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無題無名2025/04/04(五) 22:09:01.678 ID:13v2G4LkNo.27154526del
>>27151075
台灣對美汽車關稅是17.5而已
才沒到6,70趴喔
類別: 台灣, 汽車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無題無名2025/04/04(五) 19:29:03.139 ID:pwFpFtJ6No.27152824del
>>27152736
裕隆的確是廢物
但沒有汽車工業,鋼鐵業要倒,模造業要倒,一堆外貿進口商要倒,一堆低階小廠房要倒
類別: 汽車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無題無名2025/04/04(五) 19:22:19.769 ID:rlqWCr1.No.27152736del
>>27152489
No.27152489語畢 哄堂大笑
那你的國產汽車引擎呢? 現在的引擎有專利
那5~60年代的引擎 你總製造的出來吧?
類別: 汽車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無題無名2025/04/04(五) 19:00:14.107 ID:aYPs6crMNo.27152489del
>>27152040
每個國家都要有汽車工業啊
如果沒有裕隆拚死撐住的話
台灣汽車工業早就垮了
類別: 台灣, 汽車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無題無名2025/04/04(五) 18:48:11.800 ID:Vo3IMZIANo.27152360del
>>27152270
我賣給他又沒漲價
他因為美國關稅要漲,對我關稅就會漲🤔
他是賣給美國的,要漲是漲美國本土的
他賣給臺灣還會漲🤔
我只知道
汽車就是關稅保護,臺灣才賣很貴
不然汽車本地價很低
原料沒有漲,因為是美國賣給我,我沒漲就不會漲
成品是給中南美成品,我一樣沒漲成品也會沒漲
就像汽車,國外一台幾十萬就有
因為臺灣關稅,應該都是三倍在跳
跳A點B點都是跳美國啊?
那不就是美國期望的?wwww
類別: 美國, 汽車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無題無名2025/04/04(五) 18:14:28.593 ID:pwFpFtJ6No.27151984del
>>27151558
難不成伺服器 晶片材料只有半導體嗎?!
台灣出口的伺服器及產品全部都被客關稅了
>說真的啦整體對台灣大部份產業影響不大
引響最大的是反而是傳統低階商品,成衣 農產品更嚴重
>>27151735
>漲原材料了?
你以為產品都在一個地方做好才銷美貨是出口嗎?都馬是進進出出,A點製造B點組裝又回到A點包裝再賣回到B點,每次都課一次關稅,蘋果 亞馬遜 給國汽車都在唉唉叫了wwww川普也說到時要你們來來買單,到時成本可不是32%而已了wwww是60%~100%起跳
你還想說和你沒關係?!wwwww
支那想統你,美國想搶你,這些都沒關係,你能繼續上網發廢文就好了wwwww


無題無名2025/04/04(五) 17:58:19.363 ID:aYPs6crMNo.27151814del
>>27151558
半導體沒關稅
結果台灣人自己瘋狂崩潰
明明收在大戶是農業跟汽車工業
難怪60%整天亂搞


無題無名2025/04/04(五) 17:49:47.616 ID:xsxH5RxINo.27151709del
>>27151599
關稅是保護國內產業一種手段方式之一,但過度關稅會導致該保護要成長的沒成長,反而讓外來的成長,著名就是裕隆汽車,人家賓士在國外是基本家用車等級,到我們這裡變成富豪等級,然後更加炒作導致賓士越賣越爽,反而被保護的裕隆...算了不說了...
類別: 汽車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無題無名2025/04/04(五) 17:30:15.503 ID:KGj8EeUcNo.27151468del
>>27150295
我不想買汽車 但是我想買便宜的進口機車 XSR-155印尼我問我公司外勞 他說他們那邊辦到好才8萬多台幣 幹你娘 台灣前陣子剛引進開價18萬 雞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