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回答:
獲利下滑 / 年度財報表現不佳引發失望性賣壓
去年(2024 年)微星雖然營收為歷史次高,但獲利卻年減約 10%,EPS 降至 8.04 元,是過去五年來相對弱勢的表現。這在法說會前就引發市場賣壓,股價曾重挫逾 7%。
USTV新聞
市場通常對「營收高但利潤下滑」這樣的組合較為敏感,因為它顯示成本控制、毛利率或匯損等問題可能存在。
第三季財報不如預期 / 獲利率下滑
微星 2024 年第 3 季因為業外匯損拖累,稅後純益年減、季減,每股純益為 2.05 元,低於市場預期。
鉅亨網
此類財報弱於預期往往會引發短期賣壓,加劇股價下跌壓力。
營運布局與資本支出風險/市場質疑
2025 年 4 月,微星宣布將在美國市場進行大筆投資,包括收購土地/廠房、增資其美國子公司等,共計投入金額逾新臺幣數十億元。
FTNN新聞網
不過市場對此似乎態度謹慎,擔心美國關稅政策、生產成本上升、當地競爭與政策風險,使得這些布局未被市場完全「買單」。該消息發布當天,股價就跌了約 4.9%。
FTNN新聞網
加上這類重資本支出的計畫,在資本市場若缺乏明確正面回報預期,容易被市場視為風險因子。
營收與出貨數據有部分月度下滑壓力
在 2025 年 6 月,微星合併營收月比減少約 5.57%,雖年比仍然高。
聯合新聞網
出貨量與產品切換期(例如新一代顯卡/主機板轉換)也被提為變數。微星自己在法說中就有提到,RTX 50 系列新產品在上半年才陸續推出,滲透與轉換期可能拖延。
經濟日報
當公司處於產品世代交替期,舊款銷售衰退 + 新款尚未完全補上的情況,常會造成營收/訂單的短期壓抑。
市場預期與估值壓力
雖然部分法人與投顧仍看好微星未來的電競換機潮與營運潛力,甚至給予合理股價上看 210 元的評等
經濟日報
,但在市場風險偏好降低、資金流向轉保守的情況下,對於高成長電子股的估值壓力會被拉高,若成長預期被市場「打折」,就容易引起拋售。
整體科技/半導體與電競類股的外部波動風險
微星所處的電競、PC 硬體、顯卡/主機板等市場,連動性高。一旦 AI/半導體熱度波動、全球供應鏈、原物料價格或利率上升壓力加劇,這些類股容易被率先反應。
比如新一代晶片、AI 應用、政策限制或外部資金轉向,都可能造成市場風險重新定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