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名:
1754301308419.jpg-(348 KB, 1536x2048)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2867822353563108&set=gm.2227470987704902&idorvanity=1146559085796103【底層男性悲歌】張以誠/著
我在花蓮做超商店員,今天第一次見到這個流浪漢,他剛剛進來買了米酒跟泡麵。
他講話很清楚,感覺精神跟智商都沒有問題,是因為他實在太臭了我才判斷他應該無家可歸。
而且他故意在外面物流箱上擠好醬料,進來裝熱水之後又立刻出去,在外面吃。代表他知道自己很臭,會帶給人困擾。
這種我就覺得很可憐,不知道是遇到什麼事淪落至此。
因為我做過工地、底層臨時工,所以大概猜得到這種人的狀況:
他不需要有毒癮酒癮。
只要:沒什麼學歷,國中畢業就出來做工賺錢,可能也沒學到什麼比較專精的技術,一直都是靠體力、承擔風險與職業傷害賺錢(粗工、拆除工、板模工、鐵工,甚至冷氣工都算。)
只要哪天出了什麼意外,讓他腿不方便走動了、手搬不動了,就很難去工地了,那頂多舉牌、收回收之類的混一口飯。
花蓮需求少又天氣熱,舉牌工不可能每天舉。
回收給慈濟收走了,靠回收維生也賺不了多少。
這樣算下來,只要因傷不能穩定去工地的中年男子,很容易就可以淪落到無家可歸。
因為那勉強混口飯吃的收入,要租房是不可能的。
社福資源都有提供食物,不太可能餓死,但是沒有地方住就沒辦法洗澡,基本上就沒有尊嚴可言,也更難求職。
中老年的底層男性其實比中老年底層女性更弱勢。
因為最不需要門檻的另一類工作:洗碗工、清潔工基本上都是收中老年女性(歐巴桑們)居多。
人們會對中年以上的底層男性有歧視,覺得他們問題多風險高,以至於他們更難穩定工作。
人生無望當然每天借酒澆愁,如此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