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得數據得天下!30國爭搶「主權AI」是什麼? 台灣參戰能軟硬通吃?
https://www.ctee.com.tw/news/20250206700980-430502主權AI是什麼?
主權AI最直接的解釋就是由「國家主導出資」,建立包含AI資料中心、數據庫等AI基礎設施。
主權AI、數位主權差在哪?
說到安全,則不能不提由市場研究公司IDC(國際數據資訊)提出的數位主權,並包含三個核心,雲端主權、數據主權與保證主權,主要概述對象落於區塊鏈、雲端服務和AI應用,相對應的產業則有元宇宙、低軌衛星與物聯網運用等。
與數位主權聚焦科技、雲端相比,主權AI擴及包含,文化、經濟、軍事、產業等層面,進而對這些層面以AI發展至能夠升級、甚至起到保護作用,讓相關產業有法可依、有據可循,維持產業競爭力的同時,不受經濟、安全風險威脅。
同時,主權AI的發展不只造福設計、生產、組裝產業,結合邊緣AI(Edge AI)運用,讓AI能夠盡速且實質性的落地到如醫療、交通、生活等各方面,提升所有產業效率和便利性。
AI「複利」發酵 逾30國要砸錢搶
AI發展越完整,「複利」下的經濟效應與安全保護膜就越壯大、完備。根據美智庫Booksing調查,全球已有逾30個國家、機構發布國家級AI策略,其中,包含美國、荷蘭、德國、法國、義大利、英國、歐盟、阿聯酋、新加坡、印尼、中國、台灣、日本、韓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