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抽卡手遊產業進入「鐵達尼號沉沒期」,開發者表示 —— 轉向主機遊戲開發對許多人來說並不是容易的解法
日本的開發者開始感覺到,在國內的手機遊戲領域工作,已經難以期待未來。
Square Enix 近日宣布,將停止營運兩款已經運行十年的日本手遊 ——《Final Fantasy: Brave Exvius(最終幻想:勇氣啟示錄)》與《Dragon Quest of the Stars(星之勇者斗惡龍)》。隨著市場日漸飽和、開發成本不斷上升,「終止營運」的公告在業界已不算新鮮事,而日本的開發者也開始覺得,繼續投身國內手機遊戲恐怕沒有太多前景。更有甚者,有些專門從事日式手遊的從業人員,因缺乏跨領域經驗,在嘗試轉向主機遊戲開發時遭遇困難。
受到 Square Enix 停運消息的刺激,手遊開發者 Suemaru 在 X 上評論說:
「《星之勇者斗惡龍》和《勇氣啟示錄》要結束營運了。作為業內的一員,我再度感到抽卡遊戲就像鐵達尼號。留在這個行業,就像是抓住沉船上有限的座位。我不認為整艘船都會沉沒,但能浮起來的座位只會越來越少。」
日本手遊市場確實還有一些長壽的熱門作品,例如《Fate/Grand Order》《怪物彈珠》《Puzzle & Dragons》,這些遊戲已經穩定營收十年以上(就是所謂的「有限座位」)。但即便是它們的開發商,例如《Puzzle & Dragons》的 GungHo,多年來也難以再創造出新的大熱門(相關文章)。另一方面,近期一些高成本新作,如 Aniplex 的《Tribe Nine》,甚至在上線數個月內就被迫關服。
在這樣的情況下,Suemaru 感到自己的職涯已經遇到瓶頸:
「就算我繼續當抽卡遊戲的導演,收入也不會增加。我甚至不知道能在這個位置坐多久。」然而,他也不認為轉換跑道有什麼簡單的路。
專精 Unreal Engine 開發的日本公司 Indie-Us Games 代表 Alwei 補充道:
「想離開這艘沉船已經很難了,但行業明顯正在走下坡。從日式手遊開發轉向主機遊戲非常困難,雖然反過來卻很簡單。那些整個職涯都在手遊領域的人,現在面臨極為棘手的處境。」Suemaru 也確認,這正是他現在苦惱的問題 —— 因為他 100% 的經歷都在管理線上手遊。
這個問題特別影響到日本的「手遊企劃職」(類似於西方的遊戲設計師)。JohnnyGameStudio 指出:
「手遊公司的企劃人員,他們的技能不容易轉用到主機遊戲或其他領域,因此不像美術和程式那樣能夠順利轉職。」
問題的一部分還來自技術需求的不同。Alwei 解釋:
「主機遊戲更看重複雜的動作玩法與高端圖像技術,這些技能反而可以直接應用到手遊。但手遊離不開伺服器技術,而這在主機遊戲中並不是核心需求,因此市場需求低。此外,主機遊戲有平台方嚴格的 TRC(技術需求檢查),有相關經驗的人會佔很大優勢。」
再加上日本企業慣常明確區分「新卒(剛畢業、由公司從零培養)」與「中途(需要即戰力)」的招聘方式,這使得想要轉向主機開發的手遊老將陷入尷尬位置。未來這樣的人恐怕只會越來越多。
根據 日本網路遊戲協會(JOGA) 的調查(來源:ASCII Japan),2024 年日本國內線上遊戲市場規模估計為 1.105 兆日圓(約合 74.8 億美元),比 2023 年的 1.089 兆日圓持續下滑。另一方面,2024 年日本手遊平均開發成本達到 約 3.33 百萬美元/款,是十年前的 4.7 倍。再加上市場過度飽和,以及來自中國與韓國高預算遊戲的激烈競爭,日本國內抽卡手遊市場恐怕難以恢復昔日動能。
相關文章:日本某抽卡手遊公司進行大規模裁員,要求 100 名正式員工自願離職。
https://automaton-media.com/en/news/japans-gacha-game-industry-in-a-sinking-titanic-phase-developer-says-switching-to-console-game-development-not-an-easy-solution-for-m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