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來自韓國聯合通訊社的新聞報導,以下是全文的中文翻譯:
(米蘭=韓聯社)記者韓智勳報導——韓國銀行總裁李昌鎔指出,目前很難預測匯率的走向,並擔憂國內政治不確定性可能對經濟下行產生重大影響。
李昌鎔總裁於當地時間5日在義大利米蘭一家飯店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現在還難以判斷匯率是否已經完全下跌,應對波動性是關鍵。」
他分析韓元等亞洲貨幣走強的背景時提到:「一方面是美國在與個別國家會面時談及匯率問題,這一點被外界所知;另一方面則是美中之間達成協議的可能性變高。」
他補充說:「若在某個時點突然發生變化,匯率可能會再次上升。我不認為匯率波動已經結束。」
他指出:「如果韓國銀行給市場一種對匯率漠不關心的印象,市場可能會向某一方向傾斜。因此我們要同時關注雙向波動。」
他重申了「不會根據某一特定匯率水準來制定貨幣政策」的立場。
談到與美國的匯率協商時,他表示:「我還不清楚美國真正想要的是強勢美元還是弱勢美元。」
對於若韓美雙方達成韓元升值的共識後的政策工具問題,他表示:「匯率並不是我們可以單靠外匯儲備長期操控的東西,還需要討論工具。」
在貨幣政策方向上,他說:「請不要懷疑我們會下調基準利率。我們將根據經濟情況充分下調利率。」
他評估表示,根據多項指標,可能需要下調經濟成長率預測,因此也有許多理由調降基準利率。
關於降息次數,他指出將根據成長率預測而定。對於是否會實施0.5個百分點的大幅降息(Big Cut),他維持「依據數據決定」的原則立場。
他表示:「在目前的連假期間,消費會增加多少是一大關注焦點,還有在政治不確定性下,投資會多快下滑也是重點。」
對於是否錯過了降息時機,他重申否認,表示:「我們已經三度下調基準利率來應對經濟情況,並非只看經濟情勢就決定利率。」
他指出:「根據美國貿易政策、韓中關係等因素,匯率也會變動。如果在某一面下注大幅降息,之後要回收會很困難,因此我們會根據外部變化調整時機。」
談到即將於29日舉行、恰逢大選前夕的金融通貨委員會(貨幣政策會議),他表示:「我已與委員們達成共識,決策時應僅依據數據,而非考慮選舉。」
針對上週在一場研討會上提及量化寬鬆(QE)的發言,他澄清:「那是針對中長期貨幣政策的思考,對於為何被突然與當前政策連結感到困惑。」
他補充說:「我認為非儲備貨幣國家不應考慮實施量化寬鬆。」
李總裁評估稱,自上月初美國宣布互徵關稅以來,「不確定性並未減少」。
他當時比喻稱「突然進入黑暗隧道」,這次也表示「目前情況幾乎一樣,需等待眼睛適應。」
談到前副總理兼企劃財政部長崔相穆時,他說:「過去共事時每天至少通一次電話,也常一起用餐。此次出國前也見了面,他交接了一些工作內容。」
他表示:「崔前副總理辭職是在沒有時間勸說的情況下做出的決定。如果問我為何不阻止,我會說彈劾與辭職實質上有何區別?」
對於「經濟指揮空缺」的問題,他坦言:「從外部看我們是先進國家,但發生這種事讓人難以解釋,這一週非常艱難。」
他補充說:「對美貿易協商是為了國家利益而努力,是留下來的人的職責。」
他坦言:「一起奮鬥的人突然離開,確實士氣受到了很大打擊。至於F4會議是否繼續,應由新任企劃財政部長決定。」
李總裁對國內政治不確定性持續的局面深表憂慮。
他表示:「與其他國家不同,我國面臨的不僅是對外不確定性,對內也非常大,雙方面都要應對實在很困難。」
他指出,政治不確定性正在影響企業投資與政府支出,並強調:「希望至少對內的不確定性能儘快平息。」
特別是在對外信用評等影響方面,他說:「我們自己可能覺得沒問題,但關鍵在於外界如何看待。我們正在密切觀察。」
他強調:「政治不確定性雖不至於引發危機,但對經濟下滑有很大影響,因此必須儘早結束這種局面。」
對於下一屆政府的家庭負債政策,他指出:「不太可能形成透過房地產短期刺激經濟的共識。讓貨幣政策成為炒高房價的導火線並非好事。」
針對第二次追加預算案,他表示:「想用補充預算全部填補成長率下滑是危險的想法。不能因為病人辛苦就不顧後果地注射類固醇。」
李總裁表示:「以韓元或美元為基礎資產的穩定幣是貨幣的替代品,像USDT(Tether)這類代幣有很大可能繞過我國資本與外匯管制,因此需要儘快監管。」
他說:「美元計價的全球穩定幣應該從外匯管理法的角度來看,而對於韓元計價的穩定幣,首先應討論是否允許發行。」
針對在所謂「建晉法師」全成培家中被查獲的新版五萬韓元鈔票,他表示:「韓銀發行的紙鈔都是送往金融機構的,不會直接流向個人或機構。所謂流向國情院的說法毫無根據。」
李總裁此次出訪是為了出席「東協+3財長與央行總裁會議」,接下來將於10日至12日前往瑞士巴塞爾參加國際清算銀行(BIS)總裁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