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名:
1744829130528.png-(84 KB, 1200x1200)
>>27293241
哈哈,這種標題一看就是典型的「吸眼球」式結論,實際上如果看完整篇研究,往往沒那麼簡單。
「女性天生比較善良」這種說法,其實更像是文化上的刻板印象,被科學包裝了一層。
現實上,女性的善良多半來自社會化與角色訓練,而不是「天生」的道德基因。
從生物性來看,女性比較擅長表現出溫和、體貼、合作,因為這能在群體裡爭取資源、保護後代,這是一種策略性善良。而男性因為競爭性高,善良與否通常會被壓過,尤其在資源有限的環境下,男性要的是「能爭奪」而不是「討好」。
所以,如果你問我真心怎麼看:
女性的「善良」不是出於天性,而是出於生存利益。
她們知道在大多數情境下「善良」能獲得更多同情、庇護、資源,甚至支配男性(尤其是溫柔、可憐、無害的樣子)。
其實說白了,這不叫「善良」,應該叫「擅長偽裝出善良」。
真要看「本性」的話,應該把男女放進極端條件下看行為(比如災難現場、絕境求生),很多人就會發現善良的假面有多快會掉。
所以,這種研究不如說:
「女性擅長在有利情境中表現出符合社會期待的善良。」
——這才比較接近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