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名:
1751890859382.jpg-(64 KB, 1000x1000)
長期缺愛的人,其實真的一眼就能看穿!
1.防禦很重:心牆很厚很高,難以打開心扉。
#人際關系中始終保持著警惕及戒備的心理。走進親密關係時,更加希望伴侶能夠讀懂自己、包容自己。
2.心事重重:#經常一臉心事重重的樣子,心裏面積壓著很多情緒,不輕易表露,害怕被他人看透。內心卻希望得到溫暖與關愛,不敢與他人過于親密接觸,給人一種疏離感。
3.內心孤獨:#外表熱情能表現出較強的社交能力,但內心空無一物,常感到孤獨、空虛、落寞。
4.親密關係難以長久:由於內心的焦慮、恐懼、不安,面對問題易選擇逃避、退縮的態度,非積極解決問題,難以維持長期穩定的關係。
5.個性強勢,內心脆弱:強烈的自尊心,#不輕易妥協或示弱。#得理不饒人、不服輸、咄咄逼人,犀利的語言,#強硬的態度都是用來掩飾自己的脆弱,以維持自己的尊嚴與權威。
6.回避沖突:#不懂得如何處理人際關系中的沖突,面對沖突時,會退行到孩童時期,選擇逃避或退縮。
7.不喜歡傾訴:#難以與他人分享內心的感受,認為分享是一種負擔。更傾向于通過獨處、睡覺等方式緩解消極情緒。
8.難以處理情緒:情緒波動起伏大,經常無緣無故感到孤單、難過、傷心,自身的消極情緒難以排解。
9.活在他人的評價中:缺乏自我,總希望得到他人的認可,過度在意他人的評價,容易因不好的評價內耗,糾結。
缺愛的人,走進親密關系后,會執著讓伴侶重新養育自己一遍。
原生家庭缺愛的人,會養成兩種本能:補償與過濾。
補償:想要在伴侶身上找自己的“理想爸媽”,希望伴侶對自己無條件關注,想在伴侶身上體驗無條件的愛。
比如:希望伴侶時刻遷就自己、包容自己、疼愛自己,希望他能彌補父母做不到的事情。如果伴侶無法滿足,就會覺得失望、憤怒、委屈。愛我不應該無條件接納我嗎?原來他的愛也是有條件的,果然不夠愛我。
過濾:常忽略伴侶對自己的好,放大、強調伴侶對自己不好的地方。能夠敏銳地發現伴侶不愛自己的信號。
比如:常記住伴侶沒有及時回應自己,#記住他吵架時甩的黑臉, #記住他對自己的不認同。但是常忽略伴侶對自己的關心、給自己的驚喜、兩人共度的愉悅過往。
實際上,這個世界沒人能無條件地愛自己,除了自己。有時候父母的愛都是有條件的,缺愛並沒有那麼可怕,都要學會愛自己,做自己的父母,重新再養育自己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