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名:
1742345238121.jpg-(78 KB, 547x680)
>>26973435
>>藍白抹黑產業鏈 高端雞蛋論文 現在沒一個是真的
2022藍白抹黑造謠大勝利
民進黨在九合一選舉中遭遇挫敗,僅拿下5席縣市長的成果可說是創黨以來最差成績
此次選戰中,藍白陣營網軍側翼在網路上瘋狂抹屎潑糞造謠,極力炒作各種「仇恨值」,重塑2018年「仇恨民進黨」的氛圍
民進黨卻未能及時反應,讓各種謠言和仇恨言論透過社群平台發酵,也顯示出其在網路空戰的鈍化和懈怠,更忽略了在網路空戰的真正對手
九合一挫敗後,總統蔡英文旋即辭去民進黨主席一職,其中媒體界出身的林楚茵就點出,國民黨在使用新媒體方面較民進黨嫻熟,認為應加強與民眾的論述、溝通,每個政治人物也應學習運用新的社群媒體來發聲,而非只是被動地接受媒體訪問
社群媒體在現代選舉中扮演重要角色,蔡英文雖自詡「最會溝通的政府」,但在運用社群媒體上卻落後在野黨與中國統媒好幾步
2018年韓流的崛起,社群媒體的擴散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民進黨遭遇挫敗後也意識到「溝通」的重要性
像是總統蔡英文的迴廊談話,蘇貞昌接掌行政院長後善於以各種簡潔明瞭的圖卡、搭配熱門時事來宣傳政令或政績、澄清各種不實謠言,的確一度讓民眾直接感受到「有政府,會做事」的成效
然而科技瞬息萬變,當藍白統媒將網路空戰的觸角延伸到YouTube等影音平台,更跟上「短影音」的風潮以一分鐘不到的影片,搭配聳動的標題、吸睛的特效來做政治攻擊時
綠營卻仍固守在多次被指「流失年輕用戶」的臉書,雖然在IG、Podcast仍有努力,但相較於對手陣營從PTT、Dcard、巴哈姆特等討論區,一路到抖音、小紅書等統戰平台,輔以傳統媒體、臉書、LINE的包圍作戰,將「下架民進黨」的仇恨言論,在青年族群到中、老年長者中一再傳播
這些政治攻擊很無腦也很簡單,執政黨談防疫成績,但全球性的嚴重疫情之下一定造成民眾在生活或經濟方面的不便或損失,於是就出現種種煽動人民仇恨情緒的文章或影片,讓執政黨一張張證實台灣防疫成績已經是全球前段班優異的圖表黯然失色,也削弱了執政黨防疫指揮的光環
而當執政黨打護國神山牌、打國際關係牌時,各種「半導體產業去台化」、「中共侵台,美國優先撤台積電工程師」「綠媒自己都說拜登是中國間諜」「美國得不到台灣就會毀滅台灣」「蔡英文也說自己是中國人」「時代雜誌封面只要跪舔美國就能上,毫無價值可言」、「抓到了賴清德說想和習近平吃飯,賴清德也舔共」、「綠能你不能,民進黨舔共可以,別人舔共不行」大量網軍空戰謠言又傾巢而出,在各種社群平台瘋狂炒作散佈
當民進黨還在闢謠第一個謠言時,第二個甚至第三個謠言已經在社群平台瘋狂擴散,民進黨闢謠的速度永遠跟不上網軍造謠的速度
而主動轉貼網軍謠言的熱心民眾,即便看到綠營的闢謠澄清後,也不會主動幫忙轉貼,因為這無異於在自打臉之前轉發謠言的自己
面對藍白統媒壟斷式的網軍空戰飽和轟炸攻擊,民進黨身為執政黨卻似乎毫無所覺,有時當各專業領域的KOL甚至是被指為側翼的親綠粉專都發文駁斥了,官方的新聞稿才姍姍來遲
以陳時中為例,7月參選後屢遭對手攻擊防疫、疫苗等議題,陳時中受訪時面對類似的問題一再回應,團隊卻直到10月底才推出「防疫12問懶人包」圖卡,當時距離選舉投票日,僅剩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試問,當正規軍反應慢半拍、無法即時反擊時,支持者又有何論述可以依循、反駁?政府屢次提醒大家嚴防「認知作戰」,但執政黨對於認知作戰的防禦或反擊又在哪裡?
網路的發達可以讓全球無國界,但同樣地能讓外國勢力干預選舉變得更加容易
台灣網路正充斥著來自中國的大量假訊息,美國、澳洲等國與世界媒體組織都對台灣發出過警告
而對中共而言,雖然口口聲聲稱不放棄武統可能性,但若能不費一兵一卒用「以民主消滅民主」的方式從內部瓦解台灣,又何樂而不為?
民主是台灣最重要的資產,「抗中保台」的實質作為也不只是強化國防戰力而已
身為執政黨,民進黨須認清在網路空戰的對手,如何嚴防在社群平台傳播的大量假訊息與仇恨言論,是接下來必須立即找出應對之策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