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版面][重新快取]
無題無名2025/08/14(四) 13:00:22.838 ID:JVSllhOENo.28506269del
>>28506266
那台北在地懂的人都逛什麼夜市?
類別: 台北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檔名:1755144660434.jpg-(116 KB, 960x540)
116 KB
無題無名2025/08/14(四) 12:11:00.482 ID:m/5Z4PMkNo.28505886del
(記者吳政峰/台北報導)檢調日前掃蕩16家非法來台挖角的中國企業,以年薪500萬元招聘台灣工程師,近4年就從中國輾轉輸台12億元。惟我國法院未宣告沒收這些鉅額款項,判刑又都不到6月,犯罪成本低廉,形同變相鼓勵非法挖角,國安曝漏洞。

https://rwnews.tw/article.php?news=22351

太無能了吧


無題無名2025/08/14(四) 11:55:38.096 ID:SJQPnPzINo.28505787del
我支持核四蓋徐巧芯家
核五蓋羅智強家
核六蓋黃國昌家
讓台北市變成亞洲核能中心


無題無名2025/08/14(四) 11:20:56.548 ID:AImnzWEENo.28505524del
>>28505499
第一節:論點一之破解:「核三廠的耐震能力無懈可擊」
支持方論述: 葉宗洸教授多次強調,核三廠的結構極其堅固,其耐震係數遠超過台北101大樓或翡翠水庫等民用建築及關鍵基礎設施。他指出,核三廠的設計基準地震加速度(PGA)為 0.4g,並透過「資深地震危害評估委員會」(SSHAC)第三級(Level 3)的嚴格評估,其耐震能力已強化至可抵禦高達 1.384g 的地動加速度。基於此,他斷言,除非台灣發生遠超七級的、不切實際的超級大地震,否則核三廠的結構完整性不會受到威脅 。  
駁斥:被忽略的地質現實——恆春斷層的威脅與工程韌性的極限
葉教授的論述存在一個根本性的盲點:他將公眾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廠房結構抵抗「搖晃」的能力上,卻刻意迴避了一個更具災難性的風險——廠址所在地面本身的「破裂」與「位移」。這種論述框架的選擇,並非無心之失,而是一種策略性的風險窄化,其危險性在於創造了一種虛假的安全感。
首先,從地質科學的證據來看,核三廠的選址本身就存在著無法透過工程加固來彌補的先天缺陷。多位地質學家,如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名譽教授陳文山,以及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等環保團體所引述的研究報告均明確指出,核三廠正坐落於「恆春斷層」之上。此斷層不僅是一條確定的活動斷層,更被歸類為活動潛勢最高的「第一類活動斷層」,其最近一次活動紀錄距今僅約3,300年 。更令人不安的是,地質調查顯示,一條斷層剪裂帶(shear zone)直接貫穿一號機的汽渦輪機廠房下方,而二號機則建於一個背斜構造(anticline axis)的軸線上。這意味著,當恆春斷層錯動時,廠房所面臨的將不僅僅是劇烈搖晃,而是地表的直接撕裂或因地層褶皺引發的結構變形 。  
其次,必須釐清「耐震係數」的真正含義。高G值的耐震設計,是為了應對地震波傳遞所引發的地面加速度,亦即「搖晃」。然而,它完全無法應對因斷層活動導致的地表破裂(ground rupture)。一個血淋淋的案例便是1999年921大地震中,因車籠埔斷層錯動而被攔腰撕裂的石岡水壩。石岡水壩的結構本身或許能抵抗搖晃,但當其下的地殼發生數公尺的錯位時,任何結構強度都變得毫無意義 。葉教授的論述巧妙地避開了這個致命區別,將討論鎖定在一個對其有利的工程框架內,卻忽略了地質學家眼中最根本的、不可接受的場址風險。  
最後,所謂 1.384g 的耐震能力也並非定論。相關報告指出,關鍵的後續評估,包括「機率式地震風險評估」(SPRA)、高頻脆弱性設備(如冷卻管線與控制系統)的耐震分析,以及用過燃料池的耐震評估等,均尚未完成 。事實上,台電公司在規劃重啟的「六大安全評估報告」中,就明確列入了一項新的「耐震評估」,這本身就說明了連營運單位都認為此問題尚未完全解決,需要重新進行全面審查 。  
這種論述的衝突,本質上是兩種風險評估框架的對決。支持方採用的是「工程韌性」框架,其核心是「結構物夠不夠強壯」。而反對方的論據則基於「地質不穩定性」框架,其核心是「蓋結構物的地方安不安全」。支持方的論述之所以看似有力,是因為它系統性地排除了後者,將一個複雜的、多維度的安全問題,簡化為一個單一的、看似令人安心的工程數字。唯有揭示此論述框架的片面性,才能理解核三廠真實的地震風險。


無題無名2025/08/14(四) 11:11:16.861 ID:U0.XfFK6No.28505456del
>>28505363
>>要是土地在後面山上...那種出來的東西還能吃嗎...?
核電廠周邊環境輻射量低於台北市
前幾天的新聞而已
不用自己嚇自己
類別: 台北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檔名:1755140338783.jpg-(66 KB, 480x720)
66 KB
無題無名2025/08/14(四) 10:58:58.833 ID:YJcjnv76No.28505346del
>>28505303
真的
就算是一件一萬的機能外套
在台北路上這樣穿就像說你準備去爬山怕山難一樣
類別: 台北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檔名:1755137860618.jpg-(229 KB, 1280x721)
229 KB
快訊/柯文哲抵北院開庭!學姊黃瀞瑩挺孕肚現身:不能推擠我了無名2025/08/14(四) 10:17:40.663 ID:LjaqH0w6No.28505060del
前台北市長、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深陷京華城容積率弊案遭羈押至今,今(14日)上午北院再度開庭,
柯文哲一早在法警戒護下抵達法院;而12日才宣布懷孕的的「學姊」、曾在柯市府任職的台北市議員黃瀞瑩今也到庭旁聽,
面對大批媒體,黃笑稱「現在你們(記者)不能推擠我了!」

小孩取名叫文哲是不是10個月就能出來了
類別: 政治, 台北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無題無名2025/08/14(四) 09:38:35.505 ID:Oa3sTXroNo.28504838del
不如像台北一樣給交通費
類別: 台北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無題無名2025/08/14(四) 08:38:45.064 ID:au/1sKuQNo.28504523del
>>28504470
本來也覺得是在氣什麼
看了好幾個才有一篇寫到是台灣主動跟人約的...
而且其他行程照跑就不去這攤
人家大概也是覺得莫名其妙

韓民族日報報導,台方一行雖取消了與位於首爾中區的真相和解委員會(진실·화해를위한과거사정리위원회)的會談行程,但8日上午11時仍按原訂計劃進行其他會談。

金尚淑教授向韓民族日報表示:「7月23日收到駐南韓台北代表處的面談請求公文後,便安排了會面。台灣方面有林明昕等7人參加,我方有2人出席。主要討論了南韓真相和解委員會第二期的評估和第三期的展望,分享了提交給國政規劃委員會的政策建議書,以及歷史清算相關的國會研討會資料集。」


無題無名2025/08/13(三) 22:42:18.402 ID:sXMl.wO.No.28502798del
>>28502586
柯不要當政治變色龍的話一定會有人提醒他不能這麼做
但他就是要跳來跳去搞到眾叛親離
綠的認為我助你選上台北市長你現在整天搞我我怎麼可能幫你
藍的看到柯是個連幫她選上台北市長的人都能背叛的人更不可能相信他
藍綠看到他留下這個把柄時想的都不是救他
而是留著以便隨時搞掉他
台灣最大的福氣是柯文哲沒有選上總統
一個在藍綠中間畫三角形的人可以畫到藍綠都想搞死他
要是讓他當總統在中美之間畫三角形
不出幾年中美就會聯手滅了台灣


無題無名2025/08/13(三) 22:29:16.084 ID:0p7p.vnwNo.28502694del
放過核廢料 X

核外洩+核廢料偷偷亂倒 O

台灣以前很多輻射屋、輻射鋼筋
就是原能會的前身核研所,偷偷在龍潭亂倒

>剩下含有鈾、氚的2千噸重砂偷偷埋在大漢溪河底,1993年砂石業者採掘後,將該批砂石賣給水泥業者,而且汙染了當時3百萬台北縣、桃園縣的自來水源。核研所至今也還有相當數量的核廢料,實質形同核廢料儲存廠。

>這些從核電廠或核研所拆卸後的大量輻射鋼筋、輻射重砂、輻射水等,流到市場及溪河裡,變成鋼筋、水泥、水管、水龍頭、門把、鐵窗、鐵門、欄杆、人孔蓋,


無題無名2025/08/13(三) 21:51:24.460 ID:7viwB8jINo.28502431del
>>28502419
只有台北放
股匯才會休市
但這早就不合時宜了
誰現在還跑號子買賣股票啊
劵商巴不得把營業處收掉
都用線上下單啦
類別: 台北, 股票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無題無名2025/08/13(三) 19:01:29.798 ID:6yRnl6I6No.28500972del
>>28500934
+1
捷運滯洪池也要投馬英九
颱風吹斷腿也要投蔣萬安
台北人就是賤


無題無名2025/08/13(三) 18:57:50.043 ID:8sMRfdO2No.28500932del
>>28499678
說得真好
像台北市什麼發電設施都不用蓋在台北市裏面
坐等蓋在別的縣市的各式發電廠
無論是各式污染還是核廢料都別的縣市承受
台北市只要大力用力的用電耗電即可真爽!
類別: 台北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無題無名2025/08/13(三) 18:33:26.455 ID:dIA39KzENo.28500707del
同樣的問題,是有多蠢才會認為台灣的收入比韓國低啊?

2021年韓國與台灣家戶可支配收入中位數(USD)是 22710 vs. 33516

2021年韓國平均家戶人數 2.3人
2021年台灣平均家戶人數 2.89人

人均可支配收入 (USD)
台灣 11597
韓國 9874
--

倫敦、香港、東京23區、首爾的 薪資中位數 均是高於台北,
可是家戶收入中位數 都是低於台北。

2021年 家戶所得中位數
https://www.rent-allowance.gov.taipei/Checkpoint
台北市 166萬台幣 = 59949 美金 (20211230匯率 27.69)

https://i.imgur.com/NBWHk6M.jpg
倫敦 2021年家戶收入中位數 43140 英鎊 = 58239 美金 (20211230匯率 1.35)
https://reurl.cc/ZyLp9A 第5頁

香港 2021年家戶收入中位數 330000 港幣 = 42308 美金 (20211230匯率 7.8)
https://i.imgur.com/TOSVken.jpg

東京23區與首爾的家戶收入中位數都輸台北一大截。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