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名:
1755737063740.jpg-(10 KB, 359x140)
住在台灣將近三年的日本人,因為受不了XXX,最近搬回日本了。
「林桑,我真的很喜歡台灣,中文也越來越進步,但是壓力很大。」
「林桑,之前你幫了我那麼多,很對不起,這是我的問題。」
那天,我和這位從台灣搬回京都的日本朋友見面時,她略帶歉意的說。
到底是受不了什麼呢?
簡單歸納出三點:
1、在台北生活,即使很努力存錢,也買不起房子。
2、經常有蟑螂出沒,很可怕。
3、辦公室下午茶文化,大家一邊工作一邊吃,無法接受。
特別是第三點,「竟然」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話說,當時她在台北一家門市打工,吃完午餐,她的同事們就開始興高采烈地叫外送,包子胡椒餅鹹酥雞珍珠奶茶輪流吃。下午三點左右點心送來了,同事們一撲而上,每個都是一邊吃,一邊工作。如果有客人來,就擱下手上的包子,到前台招呼客人。
只有她一個人,一個在台生活,很喜歡台灣的日本人,無法習慣。
她選擇在下班後帶回家慢慢吃。
卻被同事說:「熱熱的才好吃,你幹嘛不跟我們一起吃?快點來吃啊。」
弄得她壓力很大。
每天的下午茶時間,漸漸變成焦慮的來源。
大家或許知道,日本人於公的團體意識很強,做事更是一板一眼,很嚴謹。
早上9點上班,最慢8:45就到公司打好卡,換好衣服,準備就緒了。
依照我在京都生活、工作的經驗(純粹個人經驗),目前為止真的沒有一家公司有這種辦公室「外送下午茶」文化。如果有給員工下午茶休息時間,也是大家在規定的時間內,到員工休息室休息,享用「自備」的茶水,同事互相交換小零食之類的。
所以我完全能理解她內心的壓力,半開玩笑的說:「台灣人工作時也是好自由,跟日本不一樣。這是很珍貴的體驗,但是也真是辛苦你了,歡迎回京都。」
她一臉陽光般的燦笑。
啊~我突然有點懷念好多年前在電台工作時,跟同事們一起點飲料的日子啊。
後記:
我們或多或少都有過類似的心情,很喜歡某個國家或某個城市,甚至興起「能住下來該有多好啊」的念頭。只是,很喜歡一個地方,與能不能適應當地文化或氣候,以及最終到底適不適合自己,完全是兩碼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