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overedge.cover-corp.com/list/3037降低溝通成本:提升工作室3D直播的3D模型實裝效率
#直播技術
#技術部落格
2025/9/25
大家好,我們是Cover Corporation創意製作本部技術開發部!
在本文中,我們將介紹我們如何透過開發 Unity Editor 擴充功能,來提升工作室 3D 直播中 3D 模型實裝效率的相關舉措!
目錄
背景
欲解決的課題
解決方案:設計師自行實裝機制的工具 「GimmickEditor」
獨特的設計考量
目前的營運狀況
未來展望
結語:我們正在招募工程師!
1. 背景
在 Cover,我們利用內部開發的 「工作室應用程式 (Studio App)」,來進行旗下藝人的紀念直播和大規模活動的 3D 演唱會的直播與錄製。例如,以下演唱會就是使用工作室應用程式進行的直播: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2D_YFRHFG8 【#兎田ぺこら6周年記念LIVE】周年3D LIVE!ぺこらRUSH!!!!!!!ぺこ!【ホロライブ/兎田ぺこ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8Jjwu3YwPo hololive production COUNTDOWN LIVE 2024▷2025
在這些演唱會製作中,我們會根據每次直播的概念,新建或修改 3D 模型,包括舞台、服裝和道具。這些 3D 模型中內建了將燈光顏色更改、舞台裝飾切換、效果觸發等功能與 UI 連結的機制。操作人員透過操作 UI,來創造現場表演的視覺效果。我們在公司內部將這些機制統稱為 「Gimmick(機制/機關)」。
每年需要實裝 3D 模型的 3D 直播多達 80 場以上,隨之而來需要實裝的「機制」數量也十分龐大。
2. 欲解決的課題
由於 3D 模型實裝工作量不斷增加,我們確立了 「盡量避免因 3D 模型實裝工時成為瓶頸而無法滿足藝人要求」 的目標,並著手解決以下課題:
課題一:設計師與工程師之間的溝通成本高
設計師的負擔: 必須將詳細規格(例如要操作哪個物件、哪個參數、以及如何操作)整理成 文件。
工程師的負擔: 需要解讀設計師建立的文件,並對照 Unity 上的實際物件來理解規格,以便實裝機制。
這種 「透過文件傳達資訊」 的方式,除了實裝本身的工時外,還導致了為確保雙方理解一致而產生的 溝通成本 大幅增加。
課題二:因實裝結果與預期不符而產生「重做」
▼ 具體案例
著色器(Shader)控制認知差異
設計師的意圖: 希望操作參數 A。
工程師的實裝: 錯誤地實裝了操作參數 B 的機制。
物件顯示範圍誤解
設計師的意圖: 隱藏物件 A、B、C。
工程師的實裝: 錯誤地設定為隱藏物件 A、B、C、D。
雖然這些問題會在 QA 檢查中被發現,確保了直播品質,但後續的 回饋和修正處理 耗費了大量的工時,成為阻礙整體製作速度的一個原因。
3. 解決方案:設計師自行實裝機制的工具「GimmickEditor」
「溝通成本」 和 「重做」 這兩個課題,其根本原因在於負責構思機制規格的 設計師 與負責實裝的 工程師 之間存在職責分離。
當時,機制的實裝是透過手動組合現有元件來完成的。然而,要判斷該使用哪些元件、如何使用,需要非工程師的設計師去解讀控制這些元件的程式碼。這對他們來說是一個 很高的門檻。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決定採取 「設計師自行實裝機制」 的方針,並開始開發專用工具 「GimmickEditor」。
什麼是 GimmickEditor?
工作室應用程式使用的 3D 模型實裝流程為:3D 模型創建 → 機制實裝 → AssetBundle 打包 → 工作室應用程式載入。
GimmickEditor 是一個 Unity 編輯器擴充功能,旨在讓設計師能夠負責 「機制實裝」 這個步驟。
設計師只需像下圖左側所示,在 GimmickEditor 中輸入最少的必要資訊,即可設定 3D 直播所需的機制。當工作室應用程式載入設定了這些機制的 3D 模型 AssetBundle 後,它們就會像下圖右側所示,作為可由工作室應用程式控制的機制顯示出來。
這個「顯示/隱藏切換」僅為其中一個例子。 目前,我們針對超過 20 種 標準化的機制(例如著色器值更改、效果播放、動畫控制等),分別提供了專用的 客製化視窗。
GimmickEditor 帶來的效果
透過導入這個工具,我們旨在針對前述兩個課題達成以下效果:
削減溝通成本 (針對課題一的效果)
過去必要的 「向工程師傳達規格」 工作將部分不再需要。由於設計師可以自己實裝機制,我們希望減少規格文件製作和實裝委託會議等溝通環節,從而降低成本。
實現「符合意圖」的實裝 (針對課題二的效果)
設計師可以直接在 Unity 編輯器上嵌入機制,並即時確認外觀和行為。我們希望藉此達成以下狀態:
杜絕實裝錯誤: 不會發生「與預期不符」的實裝偏差。設計師所見、所意圖的,就是最終的成果。
高速回饋循環: 設計師可以一貫地完成規格構思、實裝和確認,從而實現創意試錯的快速迭代。
4. 獨特的設計考量
非工程師也能操作
GimmickEditor 以使用者為非工程師為前提進行開發。
操作 UI 和功能設計上,重視直覺性的理解。
完善的操作手冊與示範影片
為每個機制準備了說明文件。
附上操作示範影片,使難以用文字傳達的行為更容易被視覺化理解。
流程重構
改善前: 設計師向工程師委託實裝,並在回饋時需要不斷溝通。
改善後: 實裝到確認都由設計師自行完成,從而抑制溝通成本和認知差異的發生。
整備詢問環境
提供了工具內直接向工程師詢問的功能。
自動獲取使用者的程式碼儲存庫 (Repository) 和分支 (Branch),並支援手動輸入專案名和場景名,盡可能跳過重現環境的詢問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