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版面][重新快取]
無題無名2025/05/02(五) 16:57:23.427 ID:Ag6oyGKINo.27472081del
>>27471987
因爲這些更吃宣傳,而宣傳是中國強項
跟韓國三星以前手機搞那套差不多

論真的ip中國搞不出寶可夢瑪麗歐那種的,差遠了


檔名:1746170130314.jpg-(62 KB, 1080x1440)
62 KB
無題無名2025/05/02(五) 15:15:30.370 ID:f763nqMgNo.27471064del
https://youtu.be/rEUpa4YpFnM
殘體字....
整天看他們犯那種「你」「妳」「游」「遊」「乾」「干」「幹」「髮」「發」
分都分不清楚的低級錯誤就飽了啊wwww
還自稱走在演進最先端的字體咧www
噗www
什麼叫很好學習幫助提升識字率的字體?
把一堆原本分的好好的有歷史典故的詞語硬是用某人覺得方便或跟本錯別字代替叫好學習?
幹www
那以後走在路上看見貓貓狗狗羊羊屎糞統一叫他們做韓國人是不是也是很好學習?
想到支那人小時候上完課學完這坨拉機文字回家
還要跟老媽說今天我也學習好喔
就覺得很好笑wwwwwwwww


無題無名2025/05/02(五) 14:45:40.129 ID:RmWnLfSgNo.27470797del
>>No.27470746
韓國吧?
類別: 韓國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無題無名2025/05/02(五) 14:04:25.280 ID:ojEnhm52No.27470400del
結果
中國那邊搞
韓國那邊搞
北美那邊搞
俄烏那邊搞
歐洲那邊搞
中東那邊搞
非洲那邊搞
印巴那邊搞
南亞那邊搞
各個發大財

日本本土這邊只能無言狂怒,抓著台灣社團說你必須跟我的條例走
大蓋會辯這樣?


無題無名2025/05/02(五) 13:58:54.604 ID:nWy0OMToNo.27470358del
>>27470304
亞洲整一圈,台灣已經是窮人過最爽的地方
年薪沒40W不用繳稅,基本薪逼近日本
物流方便蝦皮可以買一堆便宜淘寶日用品

日韓中隱性社會壓力都比台灣大多了
看過有YT在講,韓國女團一堆甚至出道幾年沒薪水的
娛樂產業賺錢的永遠是極少數


無題無名2025/05/02(五) 13:52:31.169 ID:H/oJI3XYNo.27470304del
>>27470272
就隱性工時,比起日本韓國其實更誇張
類別: 日本, 韓國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無題無名2025/05/02(五) 13:29:36.411 ID:nv4gu3VwNo.27470034del
>>27469926
>經查核,網傳影片顯示的則為韓國一間名為「OmO」(오엠오)的公司生產以昆蟲(麵包蟲)為原材料的蛋白粉的過程。
你可以不吃,但一定要請你健身的朋友吃
類別: 韓國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無題無名2025/05/02(五) 13:02:08.927 ID:AH/PY44ENo.27469748del
>>27469734
造謠辛苦了 韓國連蝸牛也在當洗面乳
類別: 韓國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無題無名2025/05/02(五) 12:07:39.166 ID:.LRfgftcNo.27469221del
川普去年曾經表示,如果中國試圖入侵台灣,他就會對中國徵收「150%到200%」的關稅,但現在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的稅率已經達到145%,事實上美國已經「(先)開了槍」。貿易戰的關鍵在於誰能承受更大的痛苦,但中國認為它可以贏得這場戰爭。此外,川普的保護主義也在傷害美國的盟友,連台灣都面臨32%的關稅,而且川普又催促台灣的製造業將工廠轉移到美國。正如韓國代理總統韓悳洙所說的,沒有任何亞洲國家想要解除與美國的安全聯盟,因為根本沒有其他選項。問題是,面對被拖入一場關於台灣的鬥爭,各國將會更加不安。
第二、中國奪取台灣的最新計畫,避開了軍事入侵的孤注一擲。中國持續武力奪島的準備,最近的 「海峽雷霆—2025A」就動用了38艘海軍艦艇包圍台灣,然而中國也在演練更新穎的「灰色地帶戰術」,這些戰術並不是直接的戰爭,而是利用中國大幅擴張的海岸防衛力量,對台灣水域的船舶實施臨時隔離和海關檢查。

中國的目的是要破壞台灣的主權,讓台灣民眾懷疑美國是否有能力或意願,在台灣遭受侵略時伸出援手。許多民間的商業航運公司可能會遵守隔離措施,自2023年以來,至少有70個國家支持中國「任何」統一的做法,這包括了從隔離到入侵的所有可能性—這意味著中國要是真的動手,國際社會的批評恐怕不如想像中強烈。


無題無名2025/05/02(五) 12:06:53.353 ID:.LRfgftcNo.27469206del
川普去年曾經表示,如果中國試圖入侵台灣,他就會對中國徵收「150%到200%」的關稅,但現在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的稅率已經達到145%,事實上美國已經「(先)開了槍」。貿易戰的關鍵在於誰能承受更大的痛苦,但中國認為它可以贏得這場戰爭。此外,川普的保護主義也在傷害美國的盟友,連台灣都面臨32%的關稅,而且川普又催促台灣的製造業將工廠轉移到美國。正如韓國代理總統韓悳洙所說的,沒有任何亞洲國家想要解除與美國的安全聯盟,因為根本沒有其他選項。問題是,面對被拖入一場關於台灣的鬥爭,各國將會更加不安。
第二、中國奪取台灣的最新計畫,避開了軍事入侵的孤注一擲。中國持續武力奪島的準備,最近的 「海峽雷霆—2025A」就動用了38艘海軍艦艇包圍台灣,然而中國也在演練更新穎的「灰色地帶戰術」,這些戰術並不是直接的戰爭,而是利用中國大幅擴張的海岸防衛力量,對台灣水域的船舶實施臨時隔離和海關檢查。

中國的目的是要破壞台灣的主權,讓台灣民眾懷疑美國是否有能力或意願,在台灣遭受侵略時伸出援手。許多民間的商業航運公司可能會遵守隔離措施,自2023年以來,至少有70個國家支持中國「任何」統一的做法,這包括了從隔離到入侵的所有可能性—這意味著中國要是真的動手,國際社會的批評恐怕不如想像中強烈。

中國的灰色地帶行動旨在利用第三個因素,也就是台灣政治的長期失能。雖然幾乎沒有台灣人想要成為共產中國的一部分,但台灣內部的政治卻深受極化與自滿的毒害。自去年選舉以來,賴清德總統只能與國民黨及民眾黨佔據多數的國會分享權力,這樣的政治僵局也讓民進黨政府無法採取果斷措施,包括提高國防支出、減少對進口能源的依賴、或為危機做好準備。不過賴清德打擊中國滲透的努力適得其反,更加擴大了政治極化。
《經濟學人》警告,就算川普放棄了貿易戰,上述因素仍可能在台灣內部造成惡性循環。如果美國削弱了保衛台灣的承諾,台灣可能會失去抵抗的決心;如果台灣沒有做好自我防衛的準備,美國也不太可能伸出援手。如此一來,台灣恐怕會在中國不開一槍的情況下,逐漸受到對岸控制。川普雖然可以在任何時候選擇升級事態,但與其冒著與中國發生核戰的風險,川普可能會放掉台灣,或者與習近平達成一項實際上形同放棄台灣的協議。

《經濟學人》直言,這樣的情勢發展將是台灣民主的災難。假以時日,台灣甚至可能選出一個同情中國的政府,西方的晶片供應也會出現恐慌。這不一定會結束美國在太平洋的主導地位,但華府顯然需要付出更多來維持目前的情勢。解放軍將在太平洋騰出更多資源、投射的更遠,但美軍將必須從目前捍衛第一島鏈的勢態後退到第二島鏈。如此一來,亞洲盟友就會需要新的經濟和軍事條約才能安心,否則他們可能會想辦法獲得核武。(相關報導:「挺台派」美國正副國安顧問去職 川普:瓦爾茲任聯合國大使、盧比歐暫兼國安顧問|更多文章)

川普雖然想要展現實力,他的保護主義和強硬態度本應使美國變得更加偉大,但卻反而削弱了美國保護台灣的能力,北京不可能不注意到這件事。不久之前,習近平曾認為奪取台灣應該再等等,這完全合情合理。但《經濟學人》認為,習近平現在恐怕會有新的想法:他必須盡快採取行動,以免錯失良機。


檔名:1746157102458.jpg-(239 KB, 1920x1280)
239 KB
韓國人是不是比我們還要認真無名2025/05/02(五) 11:38:22.505 ID:kR.fwbUENo.27468903del
偶像產業
動漫產業
遊戲產業
體育產業

都做得有聲有色 看待一件事情都很認真

也難怪他們寧願骯髒的作弊也不要輸的漂亮

更展現他們不服輸的精神

韓國人現在就像1989年時候的台灣

愛拼命


無題無名2025/05/02(五) 11:29:39.914 ID:GCf7ljCUNo.27468811del
月賺近30萬!南韓最強外送員被違規公車撞倒 搶救1個月仍不治

外送員的收入會依據完成的訂單數量有所波動,
南韓一名月收入高達1200萬韓元(約新台幣28萬元)的外送員,
曾受到YouTube和電視台採訪,被稱為全南韓最會賺錢的外送員。
然而7月底他遭到違規公車撞倒,治療近一個月仍傷重不治。

超級外送員轉生異世界
類別: 韓國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無題無名2025/05/02(五) 10:37:41.341 ID:H/oJI3XYNo.27468326del
>>27468308
所以朝鮮半島的政治傾向是這樣
北韓親俄
南韓親中
都是讓背後的爸爸搞敵國背刺
類別: 韓國, 朝鮮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無題無名2025/05/02(五) 10:24:45.398 ID:wM.RN.f.No.27468207del
>>27468196
南韓媒體報導那就只是四塊板子
雷達還沒裝上去

你這麼好騙沒問題嗎
類別: 韓國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無題無名2025/05/02(五) 09:35:32.646 ID:5AhLEAc2No.27467760del
>>27464544
all hail 韓國魚
類別: 韓國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