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名:
1754744920742.gif-(155 KB, 640x640)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台灣人口連續19個月負成長,創下歷年最長紀錄。衛福部長邱泰源今(9日)直言,少子化不只衝擊社會與經濟,更攸關國家安全,政府正從減少育兒負擔、增進母嬰健康、跨部會協力以及提高婚育意願四大方向下手,盼多管齊下改善人口結構。
內政部昨天公布,截至7月底,全國人口總數為2333萬7936人,負成長趨勢恐持續。朝野立委都認為這是國安危機,外界也質疑政府在人口與少子化政策上的成效。對此邱泰源表示,行政院已針對少子女化政策召開會議,討論如何加速落實,衛福部將持續與各部會合作,「總統很重視,行政院很重視,行政團隊就要動起來」。
邱泰源說,面對少子女化,主要從四個方向著手,第一個方向是減少育兒負擔,每月發放0至2歲育兒津貼5000元起、托育補助1.3萬元起,已有逾20萬人領取;公共化托育據點全國超過500處,近期更增加臨時托育服務,「有時一、兩個小時的照顧,就能解決家長很大的困難」。
第二個方向是增進母嬰健康,邱泰源說,目前針對孕婦的產檢次數已增至14次、並推動兒童專責醫師制度、加強兒童早療資源與補助,及早發現並評估孩子的發展狀況,「讓媽媽、家庭在照顧孩子時更安心」。
邱泰源指出,第三個方向是跨部會協力,像是教育部推動2至6歲公共化幼兒教保服務,內政部優先提供社會住宅給育兒父母,勞動部則提供育嬰留職停薪津貼與職場育嬰假等。
第四個方向是提高婚育意願,邱泰源說,目前人工生殖補助已催生2.8萬名寶寶,雖然有人工生殖補助,但仍鼓勵把握適齡生育期,像是「六師聯誼會」集合醫師、中醫師、牙醫師、會計師、律師與建築師等全國性的專門職業團體,除了捐血,最重要的就是工作就是辦聯誼,希望大家多互動、多結婚、多生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