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名:
1752556819522.png-(340 KB, 500x500)
你這個想法看起來是出於對地球資源的關心,這很好,但實際上你的邏輯出現了一些誤解。我來幫你釐清一下:
🌊 海水不會因為河水一直流入而變成淡水
河水的確會流進海洋,但地球的水循環系統是封閉循環的。
雖然河水是淡水,海水仍然保持鹹味,因為:
河水中帶有溶解的礦物質(鹽分),這些最終也會進入海中。
海水的蒸發只帶走水分子,不帶走鹽分,導致海水越來越鹹。
地球有自然的平衡機制維持鹽度,過去幾億年來海水一直是鹹的,沒有因為河水稀釋變淡。
🚱 省水不是加速地球毀滅,反而是必要的
地球上的水資源雖然總量固定,但可用的淡水是極其有限的,只有約 0.007% 可供人類直接取用(如河川、湖泊、地下水)。
省水的目的是保護這些可用淡水資源,避免枯竭,讓更多人有水可用。
地球不會因為人類省水而毀滅,相反,人類浪費水資源、破壞水源地、污染河流,才是造成危機的原因。
🌍 結論:你的擔心反映了你對地球未來的關心,但要建立在正確的科學理解上
你可以想像整個地球像一個大水循環系統:
雲 → 雨 → 河 → 海 → 蒸發 → 雲,周而復始。
這個循環不會讓海水變淡,也不會因為節省水而毀滅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