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頁
] [
搜尋
] [
檔案區
] [
相簿
] [
趨勢
] [
管理區
] [
重新整理
]
預設
夜間
綜合避難所
[
回到版面
]
回應模式
名 稱
內 文
EID OG SMAPS
附加圖檔
[
無貼圖
] [
連貼機能
] [
SAGE
]
類別標籤
(請以 , 逗號分隔多個標籤)
可附加圖檔類型:GIF, JPG, JPEG, PNG, WEBM,瀏覽器才能正常附加圖檔
附加圖檔最大上傳資料量為 5120 KB。
當檔案超過寬 125 像素、高 125 像素時會自動縮小尺寸顯示
AA可使用 [aa][/aa] 防止變形
鬧板、攻擊性發言、煽動性發言請無視(回應者也無視),並使用del向管理員回報。
展開設定區塊
隱藏政治類別標籤貼文
隱藏上班不宜的圖片
隱藏所有的圖片
隱藏包含下列關鍵字貼文:
更新
檔名:
1751531462429.jpg
-(110 KB, 720x901)
無題
無名
2025/07/03(四) 16:31:02.487 ID:KUDtJKbU
No.28129058
del
荷蘭城市是進步還是退步呢?一條運河的消失與重生!
烏特勒支 Utrecht 從 1980 年到 2022 年展開一場深刻且具有啟發性的都市轉型,完成了城市重生之路。
這座城市的變化不只是外觀的翻新,更是一場對生活價值與城市空間使用的全面反思與重塑。
1980 年的烏特勒支,在當時的現代化浪潮中,選擇將城市原本的一條古老運河填平,改建成雙向的快速車道。
這項決策反映了當時城市對「汽車至上」的信仰。而運河消失之後,取而代之的是柏油路與水泥橋樑,及不斷增加的車流。
市民原本親水的生活方式,漸漸被交通動線與汽車喇叭聲取代。
然而,這條被犧牲的運河並未被遺忘,烏特勒支開始重新審視當年的選擇,展開與市民的對話,決定還運河於民。
那條曾經承載汽車疾馳的混凝馬路,如今重新被清水灌注,成為城市綠意的主軸,兩旁樹木、野草與緩步道讓人們可以在此划船、散步、騎自行車。
這象徵了城市價值觀的根本變化,從汽車導向轉為人本導向、從速度優先回歸生活品質。
這項以人本與永續為導向的發展,不僅改善了城市氣候微環境,還提升居民的健康與幸福感,值得大家借鏡!
類別:
Neutral
,
汽車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無名
2025/07/03(四) 16:37:32.094 ID:CaNSSfQU
No.28129089
del
我們有水泥化的石虎生態公園
無名
2025/07/03(四) 16:38:20.064 ID:.Bley.n6
No.28129094
del
檔名:
1751531900011.png
-(34 KB, 400x250)
然後在生態公園裏頭放養流浪狗把石虎吃光
類別:
Neutral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無名
2025/07/03(四) 16:43:08.714 ID:fYIuze6o
No.28129126
del
我們有晶片 別慌
無名
2025/07/03(四) 16:44:33.746 ID:bnTLXb1Y
No.28129143
del
這種報導要配合當地網路幹話才好看
無名
2025/07/03(四) 16:47:55.829 ID:k08C9PgU
No.28129178
del
台灣落後到下水道普及率很低,各種國營機構賠錢
不需要浪費錢搞這種文青建案給文青打卡
類別:
台灣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無名
2025/07/03(四) 16:48:18.621 ID:c59A5ODg
No.28129182
del
河可以這樣填平又挖出來嗎?
無名
2025/07/03(四) 16:50:12.285 ID:56Zy1dSE
No.28129199
del
>>28129058
運河?你他媽那不就是這是人工的,以前不存在
無名
2025/07/03(四) 17:13:27.384 ID:7zOhHgPA
No.28129465
del
>>28129058
大學長趕時間
給我把水抽乾
【刪除文章】[
僅刪除附加圖檔
]
刪除用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