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版面]
回應模式
名 稱
內 文
附加圖檔[] [] []
類別標籤(請以 , 逗號分隔多個標籤)
  • 可附加圖檔類型:GIF, JPG, JPEG, PNG, WEBM,瀏覽器才能正常附加圖檔
  • 附加圖檔最大上傳資料量為 5120 KB。
  • 當檔案超過寬 125 像素、高 125 像素時會自動縮小尺寸顯示
  • AA可使用 [aa][/aa] 防止變形
  • 鬧板、攻擊性發言、煽動性發言請無視(回應者也無視),並使用del向管理員回報。


展開設定區塊





檔名:1755042569079.jpg-(255 KB, 923x576)
255 KB
無題無名2025/08/13(三) 07:49:29.127 ID:d7cN2yNcNo.28495850del
反核少女會贏嗎?
無名2025/08/13(三) 07:56:27.140 ID:eHcfGY/.No.28495882del
>>28495850
基本上只會各講各話而已
物理上的各種問題都沒人敢正視的
無名2025/08/13(三) 07:57:02.833 ID:DPcUrfXQNo.28495886del
>>28495850
台版豪爹油
無名2025/08/13(三) 07:57:50.662 ID:rXLbb/3INo.28495894del
大欺小?
無名2025/08/13(三) 07:58:02.292 ID:nl3CnBbUNo.28495897del
6歲開始關注核能結果跑去念文組
這什麼操作= =?
無名2025/08/13(三) 08:04:24.991 ID:zbGPv/1UNo.28495925del
沒創造出經典金句 失敗
想學瑞典少女那一套造神也學完整一點吧
豪爹油!!
無名2025/08/13(三) 08:08:51.200 ID:4gH8.DckNo.28495939del
檔名:1755043731157.png-(1059 KB, 989x1109)
1059 KB
>>28495897
我們要用文字的力量來抵抗賣弄知識的威權者
無名2025/08/13(三) 08:10:12.332 ID:QwasmAfQNo.28495948del
辯論不是誰懂比較多,誰比較有道理就贏喔
不是喔,不是那樣
無名2025/08/13(三) 08:21:14.121 ID:sRUHL5KANo.28495981del
大罷免大失敗時
就意味著現在台灣不是誰越有道理
誰就能得到支持
面對台灣大多數媒體都被中共控制的情形下
只要民進黨支持的
這些媒體全跟著唱反調
很多人都被洗腦成好像台灣沒核電就要完蛋了
也不管什麼安不安全了
也因此反核少女說什麼都不重要了
要是真的誰說的有理誰就贏
那肯定是反核少女了
畢竟連理性客觀的ChatGPT在分析資料後
也覺得不應讓再花大錢去重啓核三了
真的想發展核電
應該把錢投資在新技術上
而不是讓一個已經用了很久的核電廠上
更重要的是它還不安全....


就核三廠的歷史來看,你支持核三繼續停用,還是重新啓用?


ChatGPT 說:
如果單純從核三廠(位於屏東恆春,1984 年商轉)的歷史和現況來看,要不要重新啟用,牽涉到技術壽命、安全紀錄、能源政策、以及當地環境與社會條件。

我分成三個層面來分析:

1. 歷史與安全紀錄
核三廠採用美國西屋公司設計的壓水式反應爐,兩部機組分別在 1984 與 1985 年運轉,原設計壽命約 40 年。

運轉期間並沒有發生像福島或車諾比那種重大核災,但有過一些小型故障與人為操作疏失,例如:

1992 年燃料棒破損事件(未造成輻射外洩)

2001 年海水系統入砂事件影響冷卻效率

多次地震引起的緊急停機(核三廠距離車城斷層與恆春斷層並不遠)

2018 年機組停機,2025 年核三正式除役(依現行計劃)。

2. 技術與經濟可行性
延役的條件:若要重啟,必須經過全面安檢與設備更新,包括反應爐壓力槽檢測、冷卻系統翻修、數位化儀控改造,這筆費用可能接近新建燃氣電廠甚至小型模組反應爐(SMR)的成本。

燃料供應:台灣沒有鈾礦,燃料需進口;延役後還要重新簽長期供料合約。

法規門檻:依現行《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延役需要原能會審查與立法院同意,政治上阻力很大。

3. 能源與社會因素
支持重啟的理由:

減少碳排(核電運轉時幾乎零碳排)

提供穩定基載電力(不像太陽能與風電受天候影響)

在夏季高峰時緩解南部電網壓力

反對重啟的理由:

居民與地方政府普遍反對,認為地震與海嘯風險高(尤其核三在海邊)

使用過的核燃料與高階核廢料至今仍沒有最終處置場

延役會讓設備運轉超過 40 年設計壽命,增加老化風險

💡 我的評估:
如果以成本、技術風險、政治可行性來看,核三廠延役重啟的阻力極大,且安全升級的成本接近新建其他低碳電源的費用;若沒有極端缺電危機,我會傾向不重啟,而是投資更安全的新一代核能(SMR)或混合低碳電源來替代。

但如果台灣在未來 5 年內因為綠電建設不及、天然氣受國際情勢影響斷供,導致大規模電荒,那麼重新啟用核三作為過渡方案會變成不得不考慮的「緊急備案」。

如果你想,我可以幫你做一份核三廠延役 vs. 不延役的利弊表格,方便直觀看出差異。
你要我整理嗎?

無名2025/08/13(三) 08:21:47.931 ID:nr3aaH4sNo.28495983del
>>28495850
怎麼可能會贏
對上土條哥欸
是那個什麼話都講得出來的土條哥欸
那個女的只有被土條霸凌的份而已
無名2025/08/13(三) 08:30:27.780 ID:ADFYU75ANo.28496020del
>>28495897
親子共學算文組嘛
無名2025/08/13(三) 08:34:00.510 ID:sRUHL5KANo.28496053del
台灣核電廠都有面臨地震的威脅嗎?


ChatGPT 說:
是的,台灣所有的核電廠都面臨地震威脅,而且威脅程度不一,因為台灣位於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交界的地震活躍帶,全島都有可能發生強震。

我幫你整理三座商轉過的核電廠的地震環境:

1. 核一廠(新北石門,BWR)
距離最近的大型斷層:大屯山火山群周邊斷層與金山斷層,以及海域的琉球海溝地震帶。

主要風險:

火山活動的潛在影響(大屯山屬於潛伏火山)

北部海域地震引發的海嘯

核一已在 2018 年停機,不再商轉。

2. 核二廠(新北萬里,BWR)
距離最近的大型斷層:金山斷層(與核一共用同一海岸線)

曾在多次中大型地震後進行緊急停機檢查

雖然耐震設計是 0.4g(地表加速度),但實際台灣地震可能超過這數值

預計 2025 年全面除役

3. 核三廠(屏東恆春,PWR)
距離最近的大型斷層:車城斷層、恆春斷層,並接近台灣海峽–巴士海峽地震帶

2006 年恆春地震(規模 7.0)距離核三不到 30 公里,當時核三自動停機檢查

位置靠海,地震若觸發海嘯,核三的防波堤必須承受衝擊

預計 2025 年除役

為什麼地震是台灣核電的核心風險?
台灣屬於世界地震頻率前列的地區,核電廠必須考慮遠超出設計基準的地震(像日本 2011 年福島就是被超出設計的地震+海嘯擊垮)。

即使反應爐本身沒有受損,地震也可能損壞冷卻系統、外接電力、海水泵等關鍵設施。

在沿海的核電廠還要額外防範海嘯淹沒電源系統的風險。

無名2025/08/13(三) 08:41:00.443 ID:qPaCN8cQNo.28496109del
>>28496053
就「海嘯致災機率」的天然條件與場址配置來比,福島第一核電廠所在海岸的風險明顯高於台灣核電廠;台灣三座廠址雖有風險,但設計基準海嘯的跑淹高度低於其主要建物的場址高程,整體暴露度較低。以下重點對比:

為什麼福島風險較高
板塊構造:福島位於日本海溝外側的俯衝帶正前緣,能產生 Mw8–9 等級巨震與超大海嘯(2011 年東北大地震即為 Mw9.0)。
維基百科

設計假設偏低:事後檢討顯示,福島第一的設計基準海嘯高度僅約 5.7 m,實際來襲高度超過其防護(文獻常引述現地約 13 m 以上),導致取水與緊急電源遭淹,演變為長時間停電與失冷卻。
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
國家生物技術資訊中心
Dutton Institute

台灣核電廠的相對條件(依官方壓力測試/FSAR)
核一(金山):設計基準海嘯跑淹 10.8 m;主要區域場址高程 12 m。
ENSREG

核二(萬里/國聖):考量 1867 基隆歷史海嘯後推估跑淹 10.3 m;場址 12 m,並規劃加設海嘯牆作不確定性緩衝。
ENSREG

核三(恆春/馬鞍山):南向臨巴士海峽與南海,評估 M8 級誘發的沿岸波高約 11 m、近廠跑淹約 8–12.5 m;場址 15 m。
ENSREG

結論化:三廠場址高程 ≥ 設計基準跑淹(核一 12>10.8、核二 12>10.3、核三 15>≤12.5),基本可避免像福島那樣因海嘯直接淹沒主要建物而全廠停擺的路徑。
ENSREG

但台灣仍有什麼需要在意?
在地海嘯歷史有限但非零:1867 基隆地震曾致災,北海岸存在局部海嘯風險(含海底滑坡)。因此台電/原能會在福島後補強評估與因應(如加高防護、強化排水與電源冗餘)。
維基百科
國家地理資料中心
國立大學校院聯合網站
台灣今日

設備層級脆弱點:即使主體不被淹,周邊輔助建物(如循環冷卻水相關設施)若遭海嘯損壞,也可能造成運轉困難;官方模擬曾評估核三部分非核安關鍵建物在約 EL.6.33 m 水位情境下受損,但不至於演變成核事故。
ENSREG

一句話總結
天然外力端(地震-海溝):福島所處海域更容易產生「超大」海嘯事件 → 相對風險較高。

工程配置端(場址高程 vs. 跑淹):台灣三廠場址高程高於設計基準海嘯,且福島後已強化防護 → 相對韌性較好。
因此,若只比較「海嘯致災機率」本身,福島 > 台灣核電廠;台灣更需持續關注的是強颱暴潮、極端降雨與地震本體對電源與冷卻系統的複合衝擊。

無名2025/08/13(三) 09:43:06.835 ID:fmAfTkRQNo.28496513del
>>28495897
批鬥不需要念理工的= =
無名2025/08/13(三) 09:48:08.571 ID:hhgGYw6.No.28496547del
檔名:1755049688524.jpg-(80 KB, 800x473)
80 KB
>>28496513
念理工的都是專門在共產黨鬥爭中被犧牲屠殺的
所以新竹園區工程師很清楚共產執政後自己的下場
類別: 政治, 新竹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無名2025/08/13(三) 10:02:57.808 ID:d7cN2yNcNo.28496634del

【刪除文章】[]
刪除用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