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頁
] [
搜尋
] [
檔案區
] [
相簿
] [
趨勢
] [
管理區
] [
重新整理
]
預設
夜間
綜合避難所
[
回到版面
]
回應模式
名 稱
內 文
EID OG SMAPS
附加圖檔
[
無貼圖
] [
連貼機能
] [
SAGE
]
類別標籤
(請以 , 逗號分隔多個標籤)
可附加圖檔類型:GIF, JPG, JPEG, PNG, WEBM,瀏覽器才能正常附加圖檔
附加圖檔最大上傳資料量為 5120 KB。
當檔案超過寬 125 像素、高 125 像素時會自動縮小尺寸顯示
AA可使用 [aa][/aa] 防止變形
鬧板、攻擊性發言、煽動性發言請無視(回應者也無視),並使用del向管理員回報。
展開設定區塊
隱藏政治類別標籤貼文
隱藏上班不宜的圖片
隱藏所有的圖片
隱藏包含下列關鍵字貼文:
更新
檔名:
1758864468095.jpg
-(50 KB, 640x360)
無題
無名
2025/09/26(五) 13:27:48.099 ID:mf3qgkI6
No.28831076
del
炸個堰塞湖就死一堆人失蹤一堆人
啥心態?
無名
2025/09/26(五) 13:29:05.660 ID:YByLsVac
No.28831084
del
>>28831076
美國都怎麼處理這種塞子湖的?
類別:
美國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無名
2025/09/26(五) 13:30:31.869 ID:XYRrUwUw
No.28831092
del
>>28831084
背景:1959 年 8 月 17 日,蒙大拿州西黃石公園附近發生 M7.3 地震,引發 Madison River 大規模山崩,形成 Quake Lake(地震湖)。
處理方式:
緊急撤離:當晚立即撤離下游居民與遊客。
監測與排洪:美國陸軍工兵團(USACE)快速勘測,建造臨時溢洪道。
後續工程:數月內完成控制性溢洪道與防護工程,Quake Lake 至今仍為永久湖泊並設有監測系統。
類別:
地震
,
美國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無名
2025/09/26(五) 13:31:33.636 ID:pYrvPnfM
No.28831099
del
檔名:
1758864693589.jpg
-(23 KB, 543x368)
>>28831084
無名
2025/09/26(五) 13:31:43.631 ID:XYRrUwUw
No.28831100
del
>>28831084
美國:
政策制度 FEMA、USACE、USGS 三方協調,程序標準化 以政府緊急指揮與軍方工程為主 近十年強化中央災防中心與水保局監測
科學工具 衛星遙測、LiDAR、即時水文模型 近年亦廣用高科技監測 逐步導入,但規模較小
典型作法 先撤離→評估→工程排洪 大規模動員軍方挖溢洪道 強調預警與撤離,小型工程排洪
類別:
政治
,
美國
,
模型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無名
2025/09/26(五) 13:33:05.473 ID:YByLsVac
No.28831107
del
>>28831092
為什麼台灣塞子湖形成那麼久了
政府都不去挖引流管
類別:
政治
,
台灣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無名
2025/09/26(五) 13:33:14.862 ID:h/JRY/kw
No.28831108
del
>>28831084
不用比到美國
芙丸就有好好處理
https://www.ptt.cc/bbs/HatePolitics/M.1758775791.A.906.html
雖然時空背景不同
類別:
美國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無名
2025/09/26(五) 13:36:43.382 ID:XYRrUwUw
No.28831129
del
>>28831107
一、管道長度與坡度限制
要從壩體內部或邊緣鋪設管道到下游排水處,必須跨越長距離並克服 200 公尺以上的落差。管線過長或坡度過大,會造成水流壓力過高,管道結構不易承受,也增加施工難度。
二、流量需求過大
馬太鞍溪堰塞湖蓄水量約 9,100 萬立方公尺,若要在短時間內有效降低水位,管徑必須極大才能排出足夠流量。一般規模的引流管無法在安全時限內完成所需排水,效果有限。
三、壩體與管口結構不穩
壩體由鬆散崩塌土石構成,本身已存在滲水與沖刷風險。在這種不穩定的基質中開挖或設置管口,容易引發二次坍塌,甚至可能誘發壩體提前潰決,反而加劇災情。
四、施工與維護風險高
山區交通受阻、重型機具難以進場,加上颱風後仍可能持續降雨,任何管道在施工或運作中都可能因再次滑動、崩塌或洪水沖刷而被破壞。施工時間長且安全風險大,很難在緊迫的防災時限內完成。
類別:
颱風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無名
2025/09/26(五) 13:37:00.566 ID:fOwojtmo
No.28831132
del
>>28831107
因為台灣沒有美國工兵
民進黨要負責
類別:
政治
,
台灣
,
美國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無名
2025/09/26(五) 13:38:46.832 ID:ZTF.x/AI
No.28831147
del
>>28831108
英九也不介意別人開他玩笑
有度量多了
無名
2025/09/26(五) 13:44:00.110 ID:CRQV6vtQ
No.28831190
del
>>28831107
>>28831129
4月地震後這個湖就初步形成了
是拖到7月豪雨蓄水量過大後才無法人為介入
4~7月之間絕對有辦法提前處理
為什麼不處理?大概下游沒有台積電吧
類別:
地震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無名
2025/09/26(五) 13:44:21.202 ID:XYRrUwUw
No.28831193
del
>>28831107
如果在 7 月剛形成時立即啟動引流管計畫,成功率會比後期高許多,至少有助於延緩水位上升、降低壩體壓力;
但它仍是一項高風險、高技術要求的緊急工程,不是萬全解方。
要真正落實,需要:
極快速的地質勘查與設計、
強而有力的行政動員、
並行的下游撤離與監測機制。
無名
2025/09/26(五) 13:45:14.465 ID:XYRrUwUw
No.28831198
del
>>28831190
農業部在 7 月 26 日的衛星影像中已經發現馬太鞍溪上游出現堰塞湖的跡象,是在 7 月時因颱風外圍環流降雨導致林地崩塌堵河形成
類別:
颱風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無名
2025/09/26(五) 13:48:04.349 ID:XYRrUwUw
No.28831215
del
>>28831190
沒有證據顯示馬太鞍溪那次堰塞湖是在 4 月 形成。根據公開報導與監測資料,堰塞湖是在 7 月 期間因為崩塌堵河而開始形成的
無名
2025/09/26(五) 13:49:05.271 ID:YGh1Utx6
No.28831224
del
檔名:
1758865745183.webm
-(632 KB, 720x832)
無本文
類別:
WebM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播放:
在新分頁播放
(ogv.js)
無名
2025/09/26(五) 13:49:45.864 ID:7Q3CkMt6
No.28831232
del
>>28831108
然後小林村就發生了
無名
2025/09/26(五) 13:52:08.930 ID:XYRrUwUw
No.28831241
del
>>28831232
1. 2009 年 8 月 8 日凌晨至上午
莫拉克颱風帶來超大豪雨,高雄甲仙鄉小林村上方山區連續降雨超過 2,500 毫米。
山坡開始出現大規模崩塌,土石堵塞楠梓仙溪上游形成堰塞湖。
這時湖泊開始迅速蓄水。
2. 2009 年 8 月 8 日上午 6–7 時左右
下游居民陸續發現溪水水位異常下降,上游壩體已經完全堵塞成湖。
官方與當地尚未全面掌握災情,部分村民開始自行警覺。
3. 2009 年 8 月 8 日約 6–8 小時後(上午接近中午)
堰塞湖水位快速上升,因持續豪雨、壩體由鬆散土石構成,短時間內達到臨界。
中午前後(約 10–11 時) 壩體潰決,瞬間釋放巨量泥流與洪水。
4. 潰決瞬間
山洪與土石流以極高速衝向下游小林村,全村幾乎瞬間被掩埋。
官方統計死亡與失蹤逾 400 人。
類別:
颱風
,
高雄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播放:
在新分頁播放
(ogv.js)
無名
2025/09/26(五) 13:52:41.309 ID:qePBqMpo
No.28831244
del
>>28831224
這東西竟然是支那發想的。。。
還有這顏色也太草wwww
類別:
政治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播放:
在新分頁播放
(ogv.js)
無名
2025/09/26(五) 13:52:46.191 ID:XYRrUwUw
No.28831245
del
>>28831232
小林村從山崩堵塞形成堰塞湖 到 壩體潰決:
約 6–8 小時左右(多份調查報告與學術研究的估計皆在此範圍內)。
無名
2025/09/26(五) 13:57:01.490 ID:XYRrUwUw
No.28831263
del
以下將「這次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與台灣以往堰塞湖的不同」整理成 1~7 點:
---
1. 壩體規模極大
馬太鞍溪壩高約 200 公尺、崩塌量約 2 億立方公尺,遠大於台灣以往多數堰塞湖(通常為中小型規模),因此壩體穩定與排水難度更高。
2. 蓄水量接近大型水庫
滿水位約 9,100 萬立方公尺,新聞形容等同「一座南化水庫、半座石門水庫」的水量;過去台灣多數堰塞湖蓄水量明顯較小,潰決後的洪峰破壞力也較弱。
3. 形成與累水時間較長
2025 年 7 月因崩塌形成,經兩個多月降雨累積至 9 月溢流;多數歷史案例(如 2009 小林村)往往僅數小時至一兩天就潰決,預警與應變時間短得多。
4. 下游基礎設施與人口暴露高
馬太鞍溪下游有橋梁、道路與聚落,溢流時多座橋樑被毀,人口與設施曝險程度較一般山區堰塞湖更高。
5. 交通與重機進場困難
事件初期道路尚可通行,但後期豪雨沖毀橋梁與便道,使重型機具無法靠近壩體;台灣多數過往案例規模較小,或因形成後很快潰決,工程介入需求與交通條件差異較大。
6. 破壞形式以壩頂溢流為主
此案主要是壩頂先溢流、邊緣沖刷再擴大裂口;過往典型案例如小林村,多為短時間內壩體整體潰決。
7. 工程處理難度更高
專家普遍認為爆破、開挖或大型引流管在此案中「技術與時效上均不可行」,而以往中小型堰塞湖有時尚可用人工挖槽或小型排洪道控制。
類別:
台灣
,
花蓮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播放:
在新分頁播放
(ogv.js)
無名
2025/09/26(五) 14:00:32.718 ID:2FQwBj9M
No.28831279
del
檔名:
1758866432667.png
-(43 KB, 331x456)
有在行動啊
最後那個環節沒動 你有什麼辦法?
縣長出國 副縣長說沒決定權
全聯還在上班
¯\_(ツ)_/¯<好好享受
無名
2025/09/26(五) 14:00:55.128 ID:zawkVxOE
No.28831283
del
>>2883114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hdX-rqyg8k
類別:
YouTube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刪除文章】[
僅刪除附加圖檔
]
刪除用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