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名:
1754476187085.jpg-(203 KB, 960x1280)
柯文哲 生平紀要(1959年8月6日─)
1977年: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於臺灣省立新竹高級中學,並就讀國立陽明醫學院醫學系。
1979年:重考進入國立臺灣大學醫學系,於畢業時以全國第一名的成績通過醫師國考,取得醫師資格。
1986年:進入中華民國陸軍服兵役,在第二六九師任少尉軍醫預官。
1988年:退伍回到台大醫院任職,開始在台大醫院工作;9月,擔任台大醫院外科部住院醫師。
1991年:與陳佩琪醫師結婚。
1993年: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外科擔任研究員,研究「人工肝臟」。
1994年:返回臺灣,回到急診室工作,並進入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班;6月,成為史上最年輕的台大醫院外科加護病房主任;同年,建立台大器官移植小組,並從美國引進葉克膜技術,建立「標準器官移植程序」;同年,擔任陳水扁競選台北市長的醫界後援會幹部。
1999年11月:開始擔任台大醫院器官移植管理委員會委員兼執行秘書,並兼任器捐勸募小組負責醫師。
2000年:擔任陳水扁競選總統台大醫院後援會召集人。
2002年:取得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醫學博士;6月6日,衛生署成立「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柯文哲負責建立網路器官捐贈登錄制度;7月,擔任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專任助理教授。
2005年:為施明德長女施雪蕙進行肺臟移植手術。
2006年:7月15日,於《民生報》撰文《反省、認錯、道歉 談趙建銘案》;11月18日,胡志強與妻子邵曉鈴車禍,柯文哲急救團隊以葉克膜搶救邵曉鈴成功;同年,柯文哲開始在媒體曝光因而知名度大增。
2008年:1月30日,所負責的創傷急救團隊創下讓病患連續使用葉克膜117天再移除且成功復原的世界紀錄;8月,擔任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9月,擔任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專任副教授。
2010年11月26日:連勝文槍傷,柯文哲急救團隊進行治療。
2011年8月24日:台灣首例愛滋病患者器官移植案,柯文哲被台大及衛生局懲處降級。
2012年:被監察院彈劾;4月,成為凱達格蘭學校的學生;6月20日,與人組成陳水扁醫療小組,會診要求陳水扁保外就醫。
2013年:4月,黃國昌的父親病危,轉入台大醫院搶救成功,柯文哲是救援團隊的醫師;5月,被調查局列為教授挪用國科會補助款弊案犯罪嫌疑人,但檢方最終未起訴柯文哲;8月,擔任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專任教授;9月,接受採訪時表示可能會參選臺北市市長,但其父親堅決反對他踏入政治。
2014年:1月6日,宣佈以無黨籍參選臺北市長;6月,民調顯示柯文哲擊敗姚文智,獲民主進步黨與台聯支持;選舉期間提出「超越藍綠」的競選口號,吸引許多中間選民支持,最終當選臺北市市長,成為台灣首位無黨籍直轄市市長。
2018年:連任臺北市市長。
2019年8月:創立台灣民眾黨並擔任黨主席。
2022年12月25日:自臺北市長卸任後返回台大醫院工作。
2023年:1月,連任台灣民眾黨主席;2月1日,從台大醫院提前退休;5月獲得民眾黨提名為總統候選人;11月24日,與時任民眾黨不分區立法委員吳欣盈搭檔正式登記參選2024年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
2024年:代表台灣民眾黨參選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最終開票結果以3,690,466票、26.46%的得票率成為第三名,雖然未能勝選,不過柯文哲帶領的民眾黨在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獲得8位席次,成為國會中的關鍵力量;同年,因涉入政治獻金案與京華城案遭檢察官偵辦與羈押。
2025年1月1日:請辭台灣民眾黨黨主席。
2025年3月10日:柯文哲的父親柯承發舉行告別式,前總統陳水扁、馬英九及立法院長韓國瑜等政治人物出席公祭弔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