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版面][重新快取]
檔名:1739440656223.jpg-(321 KB, 1380x920)
321 KB
無題無名2025/02/13(四) 17:57:36.336 ID:zoZimECINo.26657756del
>>26657721
只有一個島民回
難道島民還在關注藍白綠及中美國際局勢話題?
類別: 美國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檔名:1739440168329.jpg-(321 KB, 1380x920)
321 KB
無題無名2025/02/13(四) 17:49:28.421 ID:zoZimECINo.26657686del
有句話是真的
資產500萬美元以上聊的是人生哲學及養生
資產300萬-500萬美元聊的是商業市場情報
資產100-300萬美元聊的是退休生活
資產50-100萬美元聊的是物質生活
資產30-50萬美元聊的是研究市場
資產10-30萬美元聊的是投資組合
資產01-10萬美元聊的是哪擋ETF成長好
資產0元聊的是藍白綠政治及中美國際局勢
類別: 美國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檔名:1739440110357.jpg-(323 KB, 1640x2360)
323 KB
無題無名2025/02/13(四) 17:48:30.440 ID:zoZimECINo.26657674del
當島民還在吵藍白綠及中美國際局勢話話題時

丁特投資美股其中一擋股票
今年先賺了1300萬

丁特繼續玩遊戲聊股票


無題無名2025/02/13(四) 17:42:13.459 ID:p26MgFlsNo.26657613del
先進封裝是這麼難的東西嗎?
我不太相信耶
我怎麼覺得是賺不了多少錢美國才沒人想做的
類別: 美國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檔名:1739439427261.webm-(4768 KB, 424x240)
4768 KB
無題無名2025/02/13(四) 17:37:07.469 ID:885X6YFgNo.26657565del
台派覺得美國人都是吃素的
類別: WebM, 美國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播放: 在新分頁播放 (ogv.js)


檔名:1739439357346.jpg-(376 KB, 1080x1541)
376 KB
無題無名2025/02/13(四) 17:35:57.436 ID:h3yxmOHcNo.26657549del
美國隊長四好看啊

美日大戰 打紅浩克
類別: 美國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無題無名2025/02/13(四) 17:32:30.920 ID:yhXBxVh2No.26657519del
>>26657493
那你怎麼解讀川普的美國製造?
類別: 美國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無題無名2025/02/13(四) 17:32:24.484 ID:zCHKv41kNo.26657514del
>>26657491
https://technews.tw/2025/02/13/trump-threatens-tariffs-on-taiwanese-chips/
川普揚言對台灣晶片課徵關稅,美國產業專家歐唐納爾受訪直言,全世界現在都依賴台灣半導體,且半導體製造回流美國不是一夕之間就能發生的事,這種課高關稅的作法似乎只會對整體科技業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


美國科技產業市場研究機構TECHnalysis Research總裁歐唐納爾(Bob O’Donnell)12日接受《中央社》視訊訪問,針對川普政府可能宣布課徵台灣半導體關稅的必要性。他指出,「我不認為關稅是必要的,對於可能的政策,我覺得非常令人困惑。」

歐唐納爾是美國科技產業權威分析師,他受訪表示,對美國而言,一定希望製造回流,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期間,大家都看到了半導體供應鏈中斷的影響,加上地緣政治風險考量,確實希望晶片供應能有不同來源,在不同地區生產。

即便美國半導體廠全面運轉 短時間貢獻有限
「但這不是一夕之間能夠改變的事情」,歐唐納爾說,晶圓廠建造是幾百億美元的投資,並且需要多年時間才能運作,即便「晶片法」(Chips Act)已為各大半導體公司如英特爾(Intel)、三星(Samsung)、台積電提供補助,鼓勵「美國製造」,但就算這些工廠全面運轉,並盡可能提高產能,短時間對整體產業的貢獻仍相對有限。

歐唐納爾也表示,台積電已經在美國建廠並開始生產,但產能遠不及台灣的晶圓廠。

歐唐納爾指出,就現實面來看,全球對台灣半導體依賴非常大,台美半導體合作行之有年,而台灣確實能提供最先進、最高質量的半導體產品,對台灣半導體產品徵收關稅,將對所有科技相關產業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我認為這是種短視的做法」。

歐唐納爾說,「這似乎反映他們(政府)對半導體產業運作方式的了解不夠全面」。

經常為美國科技公司高層提供研究建議的歐唐納爾點出,像蘋果(Apple)、輝達(Nvidia)、高通(Qualcomm)、英特爾(Intel)、超微(AMD)等主要半導體企業,還有所有依賴這些晶片的企業,例如三星(Samsung)、惠普(HP)、戴爾(Dell)都會受波及,此外,關稅政策也會影響汽車產業,因為現代車輛使用了大量的晶片。

台灣晶片市占不受關稅影響 但價格將提高
歐唐納爾認為,川普政府先前對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產品徵收關稅,看起來像是談判手段,意在迫使對方讓步,因此,也許川普正在對台灣採取相同的策略。

至於全球半導體產業版圖是否會因可能的關稅政策出現變化?歐唐納爾認為不會改變太多,「來自台灣的晶片仍然會在全球市場上占據很大的比例,只是價格會變得更貴,這意味著所有依賴這些晶片的產品成本都會上升。」

歐唐納爾預期,若川普對台灣晶片徵收關稅,台美兩地企業都會受到影響外,購買產品的消費者和客戶將會承受更高的成本,「這並不是一個好的結果,所以我希望這個狀況不會真的發生,而是像我們已經看到的那樣,更像是一種談判的手段。」


無題無名2025/02/13(四) 17:30:26.040 ID:zCHKv41kNo.26657491del
>>26657458
4.不用做 要徵就徵 反正被收是美國客戶的事
類別: 美國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無題無名2025/02/13(四) 17:29:45.900 ID:ZYZS6XQsNo.26657485del
無力回天 不是誰能救
美國就算換黨執政 結果一樣
共和黨民主黨都知道先進製程的重要性
只是吃像好看不好看而已
類別: 美國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無題無名2025/02/13(四) 17:29:36.572 ID:sL6e16B.No.26657482del
台積電的技術就是爆肝工程師輸出給美國美國也做不出來
類別: 美國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檔名:1739438822161.jpg-(40 KB, 750x500)
40 KB
台積赴美董事會檯面下祕議 傳川普拋「三條路」施壓無名2025/02/13(四) 17:27:02.347 ID:yhXBxVh2No.26657458del
台積電12日首度赴美召開董事會的決議,並未如外界猜測,宣布美國進一步的擴廠計畫,或是王英郎、張宗生等人事案。

但值得注意的是,市場高度關注美國政府與台積電,後續檯面下的商議。傳出美方可能會給台積電「三條路」選擇,為的就是「美國製造」的遠大目標,同時也要搶救英特爾(Intel)。

據了解,美方提出的方案,估計有三:

其一,台積電在美國直接建置先進封裝廠,完成一條龍服務。

其二,美國政府與台積電等多家大廠,合資入股英特爾將獨立的晶圓代工事業,當中包括台積同時技術入股。

其三,直接由先進封裝不輸台積電的英特爾,承接台積在美國客戶的後續封裝訂單。

這三條路,該如何解讀呢?

針對第一點,事實上,台積對於在美興建封裝廠的意願一直不高。主係人力短缺、毛利率不佳,同時建置封裝廠,可能也不利艾克爾(Amkor)、英特爾等本土封裝廠。

2024年10月時,台積與Amkor已簽署合作備忘錄,會在亞利桑那州提供先進封測服務,雙方緊密合作,可以縮短整體產品的生產週期。

英特爾的先進封裝據點規模也不小,先前已宣布,擴大投資位於新墨西哥的先進封裝廠,加速發展3D封裝技術Foveros。

第二條路,則是美國政府提出合資方案,希望台積與多家大廠「共襄盛舉」,攜手入股英特爾晶圓代工事業,當中包括台積提供技轉。

第三個方案,則是直接由英特爾承接台積電在美客戶的後續封裝訂單。例如確定在台積美國廠投片的蘋果(Apple),對於跟英特爾合作,都還算熟悉。

半導體業者表示,按美國政府抄捷徑強化本土「美國製造」,且會想盡辦法讓英特爾續命來看,台積電幾乎成為唯一救援希望。

台積董事會首度移師亞利桑那州廠區舉行,然因近期川普(Donald Trump)新政、關稅策略、AI禁令等時機敏感,原本外界預期,除了討論例行性配息、資本預算外,應該會宣布台積在美國進一步的相關布局。

例如,第4座晶圓廠的投資計畫,現有3座晶圓廠的產能擴大方案,同時也包括傳聞多時,入列接班梯隊的王英郎、張宗生人事案。

不過,本次董事會決議並未提及上述內容。

半導體業者透露,王英郎、張宗生人事案,估計會在2025年第1季底前公告。登板救援美國廠建置的王英郎,也可能承接先進封裝重任,是返台還是續留美國,會牽動台積下一波高層人事異動。

而美國廠後續投資等相關計畫,則早已與美國政府談妥。

台積先前已明確公布3座廠量產與建置進度,其中,由5奈米更改為4奈米的美一廠延宕多月後,現已進入量產,月產能至2026年首季約3萬片,二廠預計最快2026年下半move-in。

除了原先宣布的3奈米,也會導入2奈米製程,預計2027年底,4/3奈米月產能合計約5萬片。2奈米則於2028年開始生產,第3座廠預計2030年前,導入2奈米或以下先進製程技術,接下來還有3座廠的規劃。

據了解,台積面對各方壓力,除了首座廠加快量產時程,也確定蘋果、超微(AMD)等美系大廠投片下單,第2座3奈米製程晶圓廠,應會較原定時程提前半年,若台積擴大美國廠規模,王英郎團隊恐須繼續留美打拚。

半導體業者補充,美國新廠第4座廠等擴大投資相關計畫,大致底定,只是現在公布時機還太早。

而川普施予台積電的「胡蘿蔔與棍子」手段,如何做到表面上合法、合理、合情,則已牽動全球半導體產業競局。

青鳥快救救護國神山阿
台積電要外移了


檔名:1739436696724.jpg-(33 KB, 800x450)
33 KB
無題無名2025/02/13(四) 16:51:36.810 ID:jc1AAqHwNo.26657148del
為啥跑直這麼快?

攜家帶眷高速逃逸,發現銀河系恆星─行星系統達秒速 540 公里

一顆小恆星正以破紀錄速度拖著自家行星飛越銀河系!NASA 報告,這高速恆星系統移動時速至少 193 萬公里,代表曾與其他恆星或黑洞等物體重力場相互作用而獲加速。

這對物體最早於 2011 年透過天文物理重力微透鏡觀測(Microlensing Observations in Astrophysics,MOA)存檔數據間接發現,當時科學家已確認它們的相對質量,即其中一個比另一個重約 2,300 倍,可能是恆星+行星系統(恆星質量為太陽質量 20 倍、行星質量為地球質量 29 倍),也可能是流浪行星+衛星系統(行星質量為木星質量四倍,衛星質量比月球還小)。

但實際質量需取決它們與地球的距離才能得知。

為了有更佳解釋,美國馬里蘭大學天文學家 Sean Terry 團隊進一步檢查蓋亞衛星數據,並比較這對物體 2011 年與 2021 年在銀河系的位置,發現它們移動速度高達秒速 540 公里(時速 193 萬公里),也使這顆行星可能成為有史以來已知速度最快的系外行星。

研究員指出,這對物體真實速度甚至可能高到超過星系逃逸速度,即秒速超過 600 公里,如此一來,未來數百萬年注定穿越星系空間。

羅曼太空望遠鏡即將於 2027 年 5 月上線,將揭示更多類似神祕天體並大量新發現。
類別: 美國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無題無名2025/02/13(四) 16:28:41.625 ID:EktTE7n.No.26656929del
綠能這東西因為國際上收各種碳稅,所以又不得不發展

沒辦法,台灣擁有的具有政治影響力的產業就晶圓代工行業,而晶圓代工這東西又還是偏向買方市場,畢竟是勞動集中產業
要賣這些東西給美國給歐洲,人家嚷嚷一些關於碳稅消費的規則也很難回擊
畢竟台積只是最大宗,人家三星跟中國一大堆低階廠也在後面虎視眈眈,美國自己把INTEL整頓一下也是可以

台積能幹到把話語權往賣方這邊傾斜一點點已經非常能幹了


無題無名2025/02/13(四) 15:46:53.562 ID:R5ngCxIwNo.26656547del
>>26656492
她最失敗就那次
特地從美國趕回來又說沒事了
我再來去美國拼我的總統路
她在飛機上
中部島民在狂風暴雨中上下班上下課
類別: 美國 回應: 在新分頁回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